黑龍江新聞網訊 『十二五』期間,全省將新建1600個1000萬元規模的現代農機合作社,全省農機合作社總數達到2040個,以此推進黑龍江省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領跑全省現代農業發展。
全省將重點發展先進適用的大型農機裝備,優化農機裝備結構,並加強農機化科技創新、產品研發和應用推廣,實現產業化發展格局。記者日前從省農委農機局了解到,到『十二五』期末,全省農村農機總動力將達到4700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將達到175萬臺,其中80馬力以上拖拉機保有量達到5萬臺;配套農具保有量達到210萬臺套,其中大中型配套農具達到100萬臺套;聯合收獲機械達到7萬臺;水稻插秧機達到11萬臺。到『十二五』期末,機耕、機播、機收等農機田間作業機械化程度分別達到99%、94%、72%,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93.5%。
『十二五』期間,黑龍江省將增加農機產品門類,不斷提高產品科技含量和售後服務水平。2015年全省實現農機工業總產值130億元,比『十一五』期末增加3倍,逐步形成適應黑龍江省農業生產的產品體系。完善玉米、大豆和水稻三大作物全程生產機械化模式。在全省69個縣(市)建設30~40個新技術、新機具試驗示范基地,以便提高重點技術普及率,更好地為農民服務。
此外,黑龍江省將重點建設高標准、高質量的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新增大馬力拖拉機9900臺,配套農具2.97萬臺套,聯合收獲機8800臺。從整地到收獲環節實現作物種植全過程標准化作業服務,旱田服務面積達到8000萬畝,水稻服務面積達到1000萬畝。著重提高玉米機械收獲水平,采用玉米收獲機械直接完成機械摘棒、剝皮和秸稈粉碎還田,快速提高玉米機械化收獲程度,降低農民種植玉米的勞動強度。
為加快發展農機裝備制造業,黑龍江省將著力引進大型農機生產企業,加強科技創新,健全服務體系,力爭到2015年實現規模以上新型農機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30億元以上,重點扶持年收入超10億元的企業達到5家。力爭使農機整機產品本地配套率達到2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