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東北網2月21日訊(記者 李倩)2月20日,我省肇東市農民高某趕到省城哈爾濱農機大市場,趁著農閑時節開始采購農機,為即將開始的春耕做好准備。春節長假剛過,隨著備春耕生產日益忙碌,全省農機銷量大幅攀昇。
人工費比農機價格貴買農機更合算
據高某介紹,他在肇東市有300畝田地,每年春耕最忙也最關鍵的就是插秧了。受插秧期短、插秧工難僱、人工費用高等因素影響,村裡好多人今年都決定使用插秧機插秧。所以一大早就和朋友來到農機大市場選購插秧機。
高某還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僱工插秧最低要200元/畝,以300多畝地算下來,光插秧就要花費60000多元,而農機市場上一臺插秧機售價大約20000多元,一天能插秧30畝,如果再加上享受國家補貼只要18600元就能把機器買回家。『算下來,機械插秧比人工便宜多了。』
受季節和人工費用影響,去年插秧期間,我省普遍出現人工短缺現象,很多市縣在插秧期都出現了『用工荒』。今年春耕前,各地農民均提早准備購置農機,避免出現『無人插秧』的困境。
農民買農機靠口碑缺乏『演示』有擔懮
選購農機過程中,高某和其他農民朋友仔細詢問了插秧機的性能和操作方法。
高某說,他最擔心的是插秧機好不好使,比如插秧機播種密度、拐彎需要的空間、插苗速度等。插秧期短,機器又不能『試用』,『如果趕到插秧時纔發現不好使,那自己那300多畝地可怎麼辦。』高某不無擔懮。
記者在農機大市場走訪發現,市場內陳列的大部分農機都是實物靜止陳列,並沒有相關機器的演示操作。農民在選購過程中,只能聽銷售人員的口頭介紹,決定購買與否,有一定的購買及使用風險。『如果每臺機器都能有演示視頻,我們在選購時就能相應減少擔心和疑惑』,高某建議。
銷售人員介紹,農民購買農機主要依靠口碑,依賴於農民間的口口相傳,所以一些性能不錯但使用人群少的機器銷量則較少。希望有關部門能為農民和農機制造商多創造平臺宣傳推廣使用農機。
購買農機需趁早申請補貼需時間
經過一番品評和篩選,高某最終購買了一臺某品牌插秧機,並決定申請農機補貼。
銷售人員介紹,購機農民如申請農機補貼,首先需確定購買機器型號及品牌,然後向當地農機主管部門申請,如果該機器在《農機購置補貼目錄》內,並申請成功,農民就可帶著購機協議、審批手續等文件到農機市場付款提貨了。為方便農民辦理補貼申請,今年又簡化了審批手續。
銷售人員提醒:農民購買農機申請農機補貼,需要一定的時間。一定要提早著手准備,以免耽誤春耕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