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3日訊 佳木斯市通過扶持新增民營企業、培育壯大民營骨乾企業,有效地推動了民營經濟的快速發展,為全市實現工業經濟三年翻番提供了有力地支橕。去年以來,全市民營經濟實現營業總收入400億元,比上年增長30%,真正實現了民營經濟的跨越發展。
據了解,通過有關部門積極扶持,一年間,我市新增規模民營企業84戶,全市民營工業規模企業已經達到311戶,佔全市規模以上企業的90%以上。我市通過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和重點扶持,積極培育壯大民營大戶企業。目前,已培育年經營額超億元企業8戶,總數達到72戶;超千萬元的企業42戶,總數達到556戶。
針對民營企業管理手段滯後,人員素質水平低,體制、機制亟待需要提昇的實際,我市堅持開展全方位多渠道、多層次、多形式、寬領域的培訓,全面提昇民營企業經營管理者和各類專業人員的素質和層次。市工信委通過與佳木斯技師學院聯合,利用該院教學資源優勢,成功地舉辦了中小企業營銷管理和營銷戰略培訓班。培訓人員近400人,超額完成了全年培訓300人的任務目標,推動了中小企業營銷管理隊伍的整體素質提高。
市工信委有關部門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結合工作實際創造性地開展了『走進百戶企業,解決發展難題』活動,全體乾部職工深入一線為民營企業服務。圍繞產業集群、外向型經濟、機械加工配套、融資難問題、人纔隊伍建設等五個專題開展調研,制定出臺了《佳木斯市關於加快中小企業發展的暫行規定》並通過召開現場會、聯席會、拉練會等形式,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資金、管理、技術、人纔等困難和問題180餘件。
大力開展送法、送政策到企業活動,聯合相關部門把省、市關於『企業保增長促發展』的優惠政策、『企業收費明白冊』和各部門到企業檢查、收費的登記卡送到企業,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幫助民營企業開展聯商、引商、招商,新上擴建項目142個,其中投資額億元以上的8個,5000萬元以上的71個,千萬元以上的26個,新增固定資產到位資金12.4 9億元,同比增長46%。
我市在中小企業發展融資難問題上,有了新的突破。市工信委有關部門廣角度、多渠道探索融資途徑,建立政銀企合作聯盟,與我市多家銀行合作,先後為12戶中小企業解決貸款,初步統計2.7億元;積極引進外埠金融機構到我市開展業務,東北再擔保公司哈爾濱分公司與上海浦發銀行哈爾濱分行合作,哈爾濱鈞信擔保公司與哈爾濱商業銀行合作,深入企業百餘次,建立了戰略合作伙伴關系,為企業和銀行建立相互了解、相互信任、相互支持關系,通過信貸支持,催生了偉嘉汽車城、立昌建材等一批企業;救活了江南屠宰場、福星彩印公司等一批企業;壯大了陽光生化公司、凱華汽車城等一批企業;建立了為中小企業服務的擔保公司,實現了我市零的突破,跑省、進京幾十次,引進眾聯農業擔保公司在佳木斯建立了分公司,推薦重點需要資金扶持企業19戶,一年之中為中小企業解決貸款近三億元,這在我市民營發展史上也是一個重大突破,為全市民營經濟跨越發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同時,我市在全省率先開展了非公企業評議涉企部門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去年11月10日,我市組織市內四個城區260戶重點非公企業法人或代表,並邀請了十名市經濟發展環境特邀監督員,對全市29個涉企部門法律執行情況、自身建設情況、服務質量、廉潔建設等四個方面,13個內容進行了測評,並將評議結果納入目標管理體系當中。同時,在市區30戶企業設立了維護民營企業合法權益監測點,聘請了35名監督員,采取集中評議、網絡評議、座談評議相結合的方式,擴大評議范圍。外省市青島、成都等地以及省內各地市也到我市來學習非公企業評議涉企部門工作的經驗和作法。《創新評議涉企部門工作促進非公經濟快速發展》經驗,在全省大力發展非公經濟和中小企業工作會上做了大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