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2月25日訊 在市九屆人大七次會議上,《七臺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草案)》以書面形式提請大會代表討論,並將經過討論通過後出爐。
《綱要》的編制工作是我市政治、經濟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關系七臺河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市委、市政府始終高度重視,多次召開各個層面的會議,對『十二五』規劃的主題、主線、主要任務和重大舉措等進行了深入研究,並認真征求了社會各界意見。
為了提高《綱要》的編制水平,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先後到北京、哈爾濱等地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務院參事、省科顧委專家學者,召開了高規格的專家評議會,對《綱要》進行指導論證。
《綱要》全面客觀地總結了『十一五』時期取得的主要成就,明確指出『十一五』時期是我市發展史上經濟增長最快、民生改善最好、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時期,為『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針對今後五年的發展,《綱要》明確了『全面加快強市步伐,努力實現更高跳躍』的戰略目標,強調了『堅持循環發展、堅持多元發展、堅持綠色發展、堅持創新發展、堅持統籌發展、堅持共享發展』的基本原則,充分體現了我市工作的連續性、穩定性和創新性,完全符合我市經濟社會發展總的方針和思路。
在綜合分析我市發展現狀、發展潛力、發展趨勢和發展環境的基礎上,《綱要》提出了『十二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其中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是:2015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800億元,全口徑財政收入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800億元。即『818百億工程』。這是一個定位較高、論證充分、經過努力可以實現的目標,既與『358』跳躍式發展規劃相銜接,又根據形勢變化,把各項指標相應作了調整提高,充分體現了規劃編制的戰略性、前瞻性和指導性原則。同時,針對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突出問題,更加明確了保護環境、改善民生等方面的目標。
《綱要》指出,『十二五』時期是我市工業化、城市化加速發展提昇的重要時期,必須堅持把加快城市化、加速工業化作為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以產業為支橕,以城市為載體,協同推進,形成區域聯動、城鄉統籌、生態文明的發展新格局。
《綱要》詳細闡述了我市『十二五』時期的主要任務:一是關於調整優化空間布局,形成優勢互補的城鄉發展體系。《綱要》對城市功能定位、產業格局、城鎮體系建設等內容進行了深入闡述。明確空間功能定位,加快形成功能互補的城鎮體系。二是關於加快推進經濟轉型,構建產業共生的良性結構。《綱要》強調以產業結構優化昇級為主線,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實施『產業項目五年攻堅戰』,突破單一產業結構,做強做優工業,做精做特農業,做大做活第三產業,構建以工業為主導,服務業、農業協調並進,多元化綜合發展的產業格局。促進煤炭循環經濟提檔昇級,培育壯大非煤產業,發展提昇第三產業,發展現代特色農業。三是關於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提昇城市功能,建設生態園林城市。構建『大城市』框架格局和承載空間,完善城市基礎設施,加快舊城改造,推進生態園林城市建設,健全城市應急保障體系,加大城市管理力度。四是關於加強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大力推進資源節約,加強環境污染防治,推進低碳生產模式,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五是關於加快科教人纔興市步伐,推動發展方式向依靠科技進步轉變。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優先發展教育,開發人纔資源。六是關於推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促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公共衛生和醫療服務體系,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大力發展體育事業,實施積極就業政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做好人口發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