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冰城公交運力之痛待解
2011-02-28 13:56:5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閆雪峰 高明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市民在哈市南崗區博物館站蜂擁上車。

  東北網2月28日訊 哈爾濱市乘坐公交車日均客流量285萬人次,60%以上集中在早晚高峰,早晚高峰客流與平峰時段客流相差懸殊;冬季運力緊張,二環以外的公交覆蓋率、准點率與市民期望相差較大……

  近年來,哈市公交投入力度逐年加大,『公交』優先的戰略穩步推進,但距離市民乘坐公交車順暢、舒適、便捷的希望仍存在較大差距。

  早晚高峰上演『肉搏戰』

  22日7時50分,正值早高峰,道裡區新陽路行政服務中心公交站臺前人頭攢動。一輛102路公交車緩緩駛來,車還沒站穩,上車口已被擠得水泄不通,盡管車廂內已經站滿了乘客,但焦急的市民還是不停地向車上擠,在司機一句『沒地方了,還往上擠啥呀!』過後,一些市民無奈去等下一輛車。同樣的時間段,23日8時,在道外區先鋒路116站臺也站滿候車的市民,一輛載滿乘客的116路公交車從遠處駛來,由於車廂內已經裝不下更多的乘客,司機根本就沒停車,快速駛過站臺。『每輛車人都這麼多,不擠就根本就走不了。』候車市民孫女士說。

  運力不足除了體現在早晚高峰時段以外,商業區周邊運力緊張的問題也十分突出。23日14時,南崗區博物館轉盤道公交站臺前密密麻麻地站滿了乘客。每一輛到站的公交車,都會有大量乘客蜂擁至車門口,場面十分混亂。據市民反映,同樣的情況在哈一百、中央大街、松雷商廈等繁華路段也經常上演。

  哈市公交管理部門負責人坦言,目前哈市公交存在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首先是時段上不平衡,早晚高峰客流與平峰時段客流相差懸殊,哈市公交車日均客流量285萬人次,其中60%以上集中在早晚高峰。其次,冬季受自然條件、人為因素影響,運力相對緊張,而其他季節運力相對平穩。另外,目前哈市二環以內公交相對發達,二環以外的公交覆蓋率、准點率比較薄弱,這些原因都導致市民乘車難。

  也有業內人士分析,哈市公交運力不足的原因還在於個別公交線路設計不合理,以206線路為例,該線路路程很長,全程設41個站點,每到早晚高峰,每輛車上都是人滿為患。還有一些途經商業區,被業內人士稱為『好線』的公交線路,缺少輔助線路分流客源,造成這些線路異常擁擠。

  大公交試水 面臨新課題

  據悉,為提昇運力,滿足市民出行,2009年至今,哈市已投資2.73億元,新增、更新車輛1379臺公交車,市民『走得了』的需求基本可以得到滿足,但距離市民期待的『公交優先』順暢、舒適、便捷仍存在較大差距。

  哈市公交管理部門負責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近期哈市已經完成了18米大容量公交車的運行測試,並將於年底前投入300臺大容量公交車。其中,12米292臺,18米8臺。首期104臺大容量公交車『五一』前上線運營。這一舉措將極大地緩解哈市公交運力不足的現狀。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北京、廣州、大連等城市都采用大容量公交車解決高峰時段或樞紐與客運集聚地客流量過大問題,哈市投用大容量公交將會給公交運力帶來哪些變化?該負責人表示,目前,哈市公交車車型均為11米左右,部分營運車輛還不足9米,最大載客人數為90人,而12米和18米大容量公交車可分別較11米公交車載客能力提昇33%和167%。『大容量公交不僅有利於提高車輛的承載能力,還可以進一步優化公交線網結構,以及加快BRT快速公交系統建設,同時,對提昇城市品位也有一定作用。』這位負責人說。

  然而,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哈市大容量公交發展面臨著一系列新『課題』。哈市公交業內人士表示,大容量公交的承載能力特別強,但是在行車、維修保養、存放、停靠等方面存在一定難度。以學府路、石頭道街、尚志大街、博物館環島為例,這些地段車流量大,造成車輛運行速度和通行能力大打折扣。另外,目前,哈市可供大容量公交車停靠和回車的公交首末站,以及停車暖庫非常稀缺。此外,哈市現有公交站點停靠站僅能滿足11米公交車的停車需求,該車型投入後必將造成站臺擁擠,導致其他公交車輛無法進站停靠。該人士懮慮地說:『如果這幾個問題不能得到很好解決,大容量公交上路不僅發揮不了作用,還有可能引發新的交通擁堵。』

  優化線網布局 建聯動機制

  哈工大交通學院博導裴玉龍說,倡導『公交優先』需要政府部門從政策、資金等方面給予關注和支持。解決公交運力不足,哈市應加大對公交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加快更新車輛力度,同時,提高公交車准點率、科學分布公交線路走向、加強服務質量,只有這樣纔能吸引更多的市民、私家車主選擇乘公交出行。

  哈爾濱市人大代表史鐵生認為,大容量公交要發揮實效,必須建設相匹配的『硬件』設施。可以通過施劃公交專用道來保障大容量的公交車的道路優先權,同時,建設大公交的首末站,保證大容量公交車轉彎、回停等方面的需求。另外,要為大容量公交建設停車港灣,避免大公交停靠時產生新的交通擁堵。

  哈爾濱工業大學交通學院副教授馮樹民認為,解決運力問題應該建立科學的管理機制。他建議公交管理部門應考慮建立公交線路間的聯動機制,當某條線路出現交通擁擠和運力不足時,可以隨時抽調其他相對寬松的線路車輛進行補充。

  哈爾濱市公交管理處相關負責人表示,哈市已經對公交運力發展進行了近期規劃,到2012年底前,哈市將把經行主乾街路的公交線路營運車輛全部更換為大容量的高檔次公交車。同時,優化公交線網布局,逐步完善由骨乾線、區域線、接駁線(不同交通工具之間轉接的交通路線)組成的功能清晰、布局合理的新型公交網絡。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