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東北網3月1日訊 (張旭光 記者 高長利) 記者從3月1日召開的全省森工工作會議上獲悉,『十一五』期間我省森工林區『四大體系』、『五大產業』建設穩步發展,通過深入實施天保工程,大幅調減木材產量,實現了有林地面積、森林蓄積和森林覆被率『三增長』。據統計,五年間累計少采木材1255萬立方米,少消耗森林資源1992萬立方米。
截止到2010年末,我省森工系統有林地面積、森林總蓄積和森林覆被率分別達到849萬公頃、7.7億立方米和83.9%,與『十五』末期相比,分別增加了21萬公頃、1.1億立方米和2.7個百分點。完成人工更新造林142.7萬畝、森林撫育1223萬畝,森林資源實現恢復和增長。推進生態移民工程,整合撤並100個林場(所)。
『十一五』期間,我省森工林區產業體系建設得到長足發展,全行業實現扭虧為盈。2010年,產業總產值達到343.8億元,產業增加值達到143.9億元,實現利潤1.8億元。經濟結構得到有效調整,一、二、三產業比例趨於合理,非國有經濟產值比重達到64%。以12個木材加工園區為骨乾的優勢產業加速集聚,人造板、地板、家具以及綠色食品、北藥等一批具有特色的產業競相發展。旅游業形成了亞布力、中國雪鄉、大沾河濕地等一批冰雪旅游和森林生態旅游知名景區,去年接待游客370萬人次,旅游產值及收入達到15.5億元。風電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已建成和正在裝機80萬千瓦。
『十一五』期間,我省森工林區深化改革,發展活力得到增強。森林管護實現了管護和經營的有機結合。開展了伊春林權制度改革試點和8個林業局內部政企分開試點。完成中小學『企校分離、森工托管』的管理體制改革,教師工資待遇與地方拉齊,教育經費納入省財政預算。招商引資和對俄森林資源開發取得新進展,五年累計落實招商引資項目130個,建成投產70個,到位資金110億元;對俄采伐木材323萬立方米,加工木材95.6萬立方米,勞務輸出1.3萬人次。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戰略部署,森工林區緊緊抓住棚戶區改造的機遇,大力推進森林生態城鎮建設,確定了『三大組群發展、五種類型定位、十個試點引領』的『三五十』森林生態城鎮發展模式。2008年以來累計投入82.9億元,改造棚戶區16.25萬戶、812萬平方米。其中去年投資55.38億元,改造棚戶區495萬平方米,9.9萬戶居民搬入新樓房,職工居住條件和生活環境得到極大改善。投資近億元,推進亞布力旅游名鎮10項工程建設。全林區40個林業局已建成省級先進示范小城鎮20個、省級綠色城鎮標兵10個,一批生態環境優良、獨具特色的小城鎮迅速崛起,已成為全省城鎮化的示范區域。
重發展惠民生,社會事業穩步發展。『十一五』期間林區累計投入94.1億元用於改善民生。到2010年底,全系統98%的地區實現了普及九年義務教育,95.6%以上的林場所小學實現了集中辦學。10.1萬名『五七工、家屬工』進入養老保險統籌,『五險』參保率達到95%以上,發放養老金80.7億元,低保基本實現應保盡保,還清拖欠的7.3億元職工工資和1.6億元退休金。國有在崗職工年均工資由2005年的5076元,增長到2010年的12361元,年均增長19.5%。大力開展『人均收入萬元林場(所)和人均收入萬元社區』創建活動,林場(所)全部實現人均收入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