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林資源實現恢復性增長
2011-03-02 15:53:58 來源:東北網  作者:張旭光 高長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工企業局長森林資源管理培訓班2日在哈爾濱開班。東北網記者高長利攝
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講話。東北網記者高長利攝
副省長呂維峰在開班式上致辭。東北網記者高長利攝
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工企業局長森林資源管理培訓班在哈爾濱開班。東北網記者高長利攝

  東北網3月2日訊 (張旭光 記者 高長利)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工企業局長培訓班3月2日在哈爾濱市開班,來自內蒙古、吉林、黑龍江等省(自治區)的百餘名國有森工企業局長參加培訓。國家林業局副局長張建龍,副省長呂維峰出席開班式並講話。

  記者從培訓班上獲悉,通過天保一期工程的實施,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森林面積和森林蓄積持續增長,實現了森林資源由過度消耗向恢復性增長轉變。天保一期工程,有效管護森林資源5.09億畝,森林面積淨增2421萬畝,森林覆蓋率增加4.1個百分點,森林蓄積淨增2.73億立方米。其中,黑龍江森工林區有林地面積增加21萬公頃,森林覆蓋率提高到83.9%,森林蓄積由6.8億立方米增加到7.7億立方米。

  森林資源的有效恢復,使得生態狀況明顯改善。據松花江支流湯旺河2008年的水文資料,泥沙含量由1997年的39.1克/立方米降為16.1克/立方米,降低了58.8%;泥沙輸送量由1997年的25萬噸/年降為2.57萬噸/年,降低了89.7% 。

  『讓森林真正能休養生息、恢復生機。』按照『科學保護、合理開發』的方針,重點國有林區『十二五』期間將重點實施好天保二期工程和大小興安嶺生態功能區經濟轉型規劃,確保資源可持續利用,經濟可持續增長,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生態效益協調發展。據測算,天保二期工程如順利實施,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等重點天保工程區,可增加森林面積900萬畝,增加森林蓄積2.9億立方米,增加森林碳匯1.09億噸。

  按照國家林業局和省委省政府的部署,黑龍江省森工系統將抓住戰略機遇,轉變發展方式,突出生態建設,建立比較完備、良性發展的森林生態體系,從而打造國家重要的森林生態屏障。預計到2015年,我省森工林區可新增森林面積9萬公頃,森林覆被率提高到85%,成為東北糧倉、華北平原乃至東北亞的重要生態屏障。到『十二五』期末,森林蓄積達到8.6億立方米。到天保二期工程期末,森林蓄積恢復到開發初期的9.4億立方米,成為國家重要木材戰略儲備基地。

  背景鏈接:東北內蒙古重點國有林區是我國天然林集中連片面積最大的林區,在全國林業建設全局中地位舉足輕重。林區總經營面積達3274.12萬公頃,佔國土面積的3.4%,林地面積2829.31萬公頃,佔全國林地總面積的9.3%;森林面積2564.01萬公頃,佔全國森林總面積的13.11%;森林蓄積23.76億立方米,佔全國森林總蓄積的17.13%。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