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9日訊 國家統計局哈爾濱調查隊日前在八區十縣(市)開展了哈爾濱市社會治安狀況調查,結果顯示,我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為92.2%,較上年同期提高0.7個百分點,創五年來歷史新高。
群眾對『3531』工程的『庭院燈亮』滿意度居首
公眾安全感是衡量一個地區社會公眾對社會治安狀況滿意程度的重要指標,2010年度,我市群眾安全感滿意度達92.2%,分別比2009、2008、2007和2006年度增長0.7、0.3、2.2和0.8個百分點。
2010年,我市組織實施了以『打造無犯罪、無火災、無案件「三無」社區(村),實現樓道、庭院、街路、廣場、村民門前燈「五亮」,配置安全員、安全門、安全眼,封閉居民小區(庭院)』為主要內容的『3531』工程。據2010年哈爾濱社會治安狀況調查結果顯示,群眾對『3531』工程的知曉率為87.8%。廣大被訪者普遍對所居住地區開展『3531』工程建設情況表示滿意,全市總體滿意度為83.9%。其中,『五亮』(樓道、庭院、街道、廣場、村屯亮)整體滿意度為82.9%,『庭院燈亮』滿意度居首,『五亮』中滿意度最低的是『村屯燈亮』。
調查中,被訪者對安置安全眼的滿意度為83.0%,有81.3%的城市居民認為小區安裝電子監控探頭對當地治安監控起到較大作用。
群眾對小區、學校、公交車排查整治工作滿意
近年來,我市政法機關加大了對刑事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刑事犯罪案件呈下降趨勢。從打擊力度看,認為政法機關對違法犯罪打擊有力的同比上昇6.9個百分點。
調查顯示,我市對重點地區排查整治成效顯著,群眾對各項整治工作的滿意度均在八成以上。其中,被訪者對所居住的小區、學校周邊、公交車的排查整治工作滿意度居前三位,分別為93.2%、92.5%和89.9%。排在後三位的依次是車站、碼頭,商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及周邊,早市、夜市、農貿市場。
調查顯示,有85.0%的群眾認為我市今年的社會治安狀況較好,較上年增長8.4個百分點。有九成以上群眾認為社會治安狀況越來越好。
交通事故等五類因素為影響安全感的主要因素
在調查涉及的10項影響城市居民安全感的主要因素中,排在前五位的依次是交通事故、入室盜竊、火災、扒竊、攔路搶劫,這五種因素一直是近年來影響城市居民安全感提及率較高的幾項內容。
在對農村居民的調查中,共涉及12項村民不滿意的突出問題,排在前三位的仍是近年來村民反映最強烈的銷售假種子、農藥、化肥等,賭博,盜竊。
在列舉的六類當前影響青少年健康成長和威脅人身安全的主要問題中,影響最大的是網絡不良影響和交通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