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政務·政策  >  政務
搜 索
杜吉明代表:從細節處提昇百姓幸福感 答好民生考卷
2011-03-09 10:42: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曹曦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杜吉明代表在全體會議上發言。東北網記者 曹曦 攝

  東北網北京3月9日訊(記者 曹曦)『民生是個大工程,關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與百姓希望過上幸福生活的願望相比,民生考卷中關於調整收入分配、住房建設、擴大就業、改善交通、完善社會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還有待進一步破解,從細節處著手,措施落實要著地、要靠譜。』全國人大代表、鶴崗市委書記杜吉明對民生有著自己的想法。

  掌聲代表心聲,掌聲反映民意。杜吉明說,國家對民生越來越關注,百姓對幸福的期待也就越來越高。親民愛民的思想與行動讓政府工作報告一次次贏得了代表們的掌聲。經濟越發展,越要重視加強社會建設和保障改善民生。鶴崗雖然是一個欠發達城市,但在財力十分拮據的情況下,始終把民生工作放在第一位。『6年累計爭取和籌資150多億元,完成400多件惠民利民的大事實事,110萬鶴崗人民享受到了更多實惠。』杜吉明的心底有一筆賬。

  鶴崗市一位在棚戶區居住了40餘載的老住戶給杜吉明留下了深刻印象。一家三代擠在一所20多平方米的小平房裡,條件簡陋,冬冷夏熱,棚戶區改造以後花了不到2萬元錢,住上了45平方米的新樓房,全家樂的合不攏嘴。『從今年起,我們將加大投入力度,用三年時間解決全市居民的「住房難」問題。』杜吉明下了決心,更有信心。

  發展無止境,奮斗無窮期。『我們保障提昇民生的實力還不夠強,社會保障水平也不高,還有一部分群眾生活比較困難;城鄉基礎設施還不完善,群眾經常受到吃水、供熱、環境衛生等問題的困擾;公共服務資源配置不夠合理,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教育、衛生資源需求。這些問題需要我們付出長期的更加艱苦的努力。』杜吉明的眼裡掠過一抹不易覺察的急迫。

  百姓的醫療保障問題也是杜吉明代表的牽掛。他說,多年來欠發達地區一直存在著醫療衛生服務的『兩難』問題。以鶴崗為例,一方面是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相當突出,做一個普通闌尾炎手術一般要花費3000到5000元,幾乎相當於一些農民一年的純收入;感冒打個靜滴至少也得花上三、五十元,一些百姓『小病挺、大病扛』,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現象比較普遍。讓人欣喜的是,現在鶴崗社區衛生服務網絡覆蓋全市,惠民醫療機構診治低保患者上萬人次,減免醫藥費支出10餘萬元。25萬名城鎮居民納入基本醫療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14.86萬人,補助標准提高到了每人每年100元。『百姓病有所醫、無病保健的問題還是任重道遠。』杜吉明說。

  改善民生已經成為中國經濟政策的主軸。答好民生考卷要拿出真心,要做出實事。杜吉明說,要實現全面小康社會,首先要確定符合實際的『民生指標』,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從細節處解決百姓的『讀書難、看病難、住房難、行路難、就業難』等實際問題,這些問題看起來很細小、很平常,但都是百姓的難事、愁事、鬧心事。發展第一、民生至上是改善和保障民生問題的不變原則,樹立民生工作由『求溫飽』轉向『重公平』的思想,全力以赴讓老百姓的日子過得更好、更幸福、更有尊嚴。杜吉明說,要抓住就業這個根本,全力加快經濟發展。抓住棚戶區改造這個重點,強力推進保障性安居工程。抓住保障這個基礎,增強社會保障能力。抓住項目這個載體,全面發展社會事業。

  『人心換人心,五兩換半斤。只有時刻把百姓的冷暖放在心上,百姓對你的信任和愛戴纔能發自內心;只有腳踏實地搞好民生建設,纔能讓百姓過上好日子,讓幸福飛起來。』杜吉明的心裡話真切而坦誠。

責任編輯: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