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緊線器」的作用主要是能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現在還在細節的研究階段。預計今年12月前就能完成設計,填補市場空白,到時候我們還得申請國家專利!』
自2008年開展QC小組活動以來,哈二局連續四年連獲佳績,已經有2項發明獲得了國家專利,發明成果在全局投入使用。2010年以來,哈二局全面動員開展QC小組活動,在基層激起了一波波『科技創新潮』,群眾的智慧與創造力如被引燃的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勢,2011年QC小組多達42個,創下該局歷史之最。
『這是一項等待付出的挑戰』『在農網完善過程中,我局改造了5條10千伏以上線路,生產人員在緊線過程中,發現緊線器接過引時受人體臂展限制,緊線工程不能一次完成,需使用兩次緊線器。我們現在正在研制一種新型緊線器,不受人體臂展限制,可以輕松並且一次性完成緊線工程。尤其是在更換大轉角電杆時,新型緊線器可以充分發揮其作用,從而節省工時,提高工作效率。』『緊線器』組長王志說。
『緊線器在設計過程中許多技術難題是我們最初沒有預料到的,從基建方面到生產方面的難題。』為確保緊線器能夠在各個方面都是完美無缺的,王志帶領的研制小組在正常工作以外的時間,跑了不少『門路』,請了不少專家指點迷津,組員們屢次努力、『緊線器』屢次進步。舊的難題解決,專家們又會提出全新的難題,緊線器只是在緊線時長短纔可以收放自如,但是仍然受臂展的限制!緊線器的臂展如何加長纔能既不增加緊線器的大小,又能達到預期效果?每出現一個新問題,王志和組員們就仿佛開始一場全新的戰斗,就如接力賽一般持續的跑下去,在這場比賽中全組只許贏,不能輸。
這5個人的QC小組有4個是來自生產一線,只有一位是在營銷部門工作,所以他們要討論項目,進行實驗需要等到自己手頭工作結束後,利用午休和下班的時間公關難題,往往是中午來不及吃飯,晚上不能按時下班。小組成員沒有一個有怨言,都一頭紮入項目。一次次試驗,一次次失敗,一次次重來……項目一點點的被突破。『我們又有突破了,把緊線器上新安裝了一個調節杆,用來調節他的臂展,這樣就可以延長調節杆的距離,不再受臂長的限制。』小組成員白婷婷驕傲地說。『這是一項等待付出的挑戰。大家都在全力以赴,雖然接下來的設計並不輕松,隊員們堅信,全心的付出,必將迎來勝利。』王志堅定地說。
『這是一條必須堅持的道路』為了讓QC小組活動走好『長遠之路』,哈二局要求8個供電局將QC成果列入每年的重點工作任務,並將電力科技知識和新技術培訓內容納入全員培訓計劃,多次舉辦QC小組培訓班,並邀請省電科院專家講解基礎知識和小組活動案例分析,借助圖文並茂的電子演示文稿及視頻錄像,啟發並深入淺出地分享優秀企業QC小組的成果。建立科學的科技項目儲備體系,廣泛動員廣大乾部職工積極申報科技項目,激發科技創新原動力。
2011年哈二局加大科技投入和獎勵力度,極大地激發了廣大職工的創新意識。基層班組結合經營管理和生產工作的實際,相互交流,取長補短,開展了多項技術攻關活動,使『快速挑線器』、『電纜對接的改進方法』等項目結出了累累碩果,並獲得了國家專利。目前,快速挑線器已經推出第三代改良產品,新增伸縮杆、折疊功能和滑輪,並制作了挑線器箱。如果按每次挑線工程中僱傭一臺吊車輔助作業,可節省僱傭吊車費用每次一千元。一年的工程量大約為80次左右,每年可為8個供電局節省資金64萬餘元。並在每次施工時節省2名工作人員。2011年哈二局重組QC小組成員,完全將生產一線的人員納入QC小組,走專業化創新路線,使這項群眾性創新活動真真正正貼近基層人員。
哈二局總工程師林福利強調:『QC小組的科技創新是一條必須堅持的道路,我們爭取通過努力,使我局科技工作水平實現根本性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