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新聞網訊 目前,全省水稻產區已經開始對育苗地和秋備苗床進行除雪化凍及各種物資准備,全省51.4萬棟水稻大棚確保3月底前全部完成水稻育苗扣棚。據了解,我省今秋將新建10萬棟水稻育苗大棚,3年內新建50萬棟水稻育苗大棚,使5000萬畝水稻全部實現育苗大棚化,並逐步向智能化、工廠化、商品化育苗轉變。這是記者從11日在五常市召開的全省水稻育苗扣棚現場會上獲悉的。
目前,我省有水稻大棚51.4萬棟,大棚育秧比例達到74.9%,在水稻增產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會議要求在今年春耕生產中,全省各地要迅速掀起水稻扣棚育苗高潮,努力在提高水稻扣棚育苗標准、提昇水稻大棚綜合效益上實現新突破。並要求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推進水稻育苗扣棚工作。去冬今春,全省降水多、積雪厚、氣溫低、融化慢,對適時早扣棚帶來不利影響。為此,各地要組織人力、機械和車輛,抓緊對育苗地和秋備苗床進行除雪化凍。各水稻主產縣(市、區)要總結去年水稻育苗大棚建設經驗,堅持大棚建設規格及標准,力爭今年春季再新建設一批大規模、高標准的育苗小區,逐步扭轉家家扣棚、戶戶育苗的局面,實現水稻大棚集中育苗。各地要堅持建棚與扣棚兩手抓,邊建棚、邊扣棚,確保3月底前全部完成水稻育苗扣棚,為適時早育苗創造良好的棚室條件。此外,各地要克服消極等待和趕趟不著忙思想,快速行動,抓緊做好育苗各項准備,確保適時播種育苗。
提高水稻標准化生產。各地要在繼續做好水稻大棚建設,實現育苗大棚化的同時,加強高標准水稻智能化育苗小區建設,逐步實現水稻育秧智能化、工廠化和商品化。要強化水田基礎建設,加強土地平整,廢除彎彎埂子、偏偏池子,實現『三小變三大』,使水稻生產逐步實現育苗大棚化、田塊方條化、渠系硬質化、管理標准化和全程機械化。要提高棚室綜合利用率,挖掘大棚潛力,實現一棚多用,可在水稻插秧後,在大棚內種植蔬菜、甜瓜、粘玉米等經濟作物,增加農民收入。各地要確保發展水稻生產所需要的資金和物資落實,農業技術人員要按照標准化要求,面對面指導農民做好相關技術落實,提高水稻標准化生產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