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2010年黑龍江省消費者投訴十大熱點
2011-03-13 15:21:36 來源:東北網  作者:顧碩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3月13日訊(記者 顧碩)記者13日從黑龍江省『3•15』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10年,全省各級消費者協會共受理消費者投訴13992件,解決13756件,解決率98.3%,為消費者挽回經濟損失1596.5萬元,消費者投訴情況呈現出十大熱點。


黑龍江省『3•15』新聞發布會13日召開。東北網記者 顧碩攝

  熱點一:對消費賬單服務的投訴

  近年來,我省因消費者知情權受到公用服務企業的侵害而產生的投訴呈上昇趨勢,其中消費賬單服務問題尤為突出。消費者在沒有收到消費賬單而未能事先預知的情況下,有時會遭遇電話停機、停電、停水、停氣,交滯納金,透支超額,醫保卡、銀行信用卡消費詳情不明等令人懊惱的事情。

  造成這些困擾的主要原因是消費者沒有及時收到消費賬單,不能及時了解自已的應支付情況和賬戶餘額;在消費者相關賬戶存款餘額不足時和公用服務企業采取停機、停水電氣、繳滯納金等措施前,公用服務企業沒有及時地、到位地將預警信息通知給消費者。

  熱點二:對食品類商品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食品投訴793件,佔百貨類商品投訴的12.1%。主要問題,一是食品標簽、標示、說明書不符合規定,有的擅自更改生產日期,導致食品在保質期內出現發霉、變質等問題;二是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其品種、使用范圍、用量不符合國家標准,有些食品甚至濫用國家禁止的添加劑;三是食品加工過程的衛生狀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准的要求。

  熱點三:對預付款消費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預付款消費問題的投訴225件。近年來,美容、健身、洗衣、洗車、洗浴、理發、擦鞋等眾多行業,紛紛推出『會員卡』形式的預付款消費。商家聲稱,預先付費,購買檔次不同的『會員卡』,消費者可享受優厚的折扣。但是,許多消費者在消費中發現,商家原來宣傳的優惠難以兌現,甚至遭遇經營者人去樓空或者搬遷並變更企業名稱的惡劣情況。消費者購買和使用這類預付費卡,面臨著以下風險:一是商家以高額折扣、免費體檢等為誘餌吸引消費者購買預付款『會員卡』,但卻往往不履行事先的承諾,甚至不斷提高服務價格,而這時消費者已經處於不利地位,很難把『會員卡』退掉;二是消費者在購買預付款『會員卡』時,往往並沒有與經營者簽訂書面協議。由於缺乏明確具體的書面約定,發生糾紛時,雙方往往各執一詞,難以通過協商或調解解決問題;三是一些商家在售賣的『會員卡』上標出不公平、不合理的格式條款,限制消費者的權利,故意減輕或逃避自己應當承擔的責任,而消費者對此卻往往未加注意;四是消費者對商家的經營狀況並不能隨時了解,如果經營者破產、倒閉、搬遷、變更法定代表人,甚至故意設陷阱進行詐騙攜款逃脫,則消費者的損失極難得到挽回。

    工商部門提醒廣大消費者注意:一是仔細考察售卡商家的市場信譽和經營狀況,不要輕信他們的自我宣傳,如果你對售卡商家並不了解,則最好不要購買;二是在辦卡前,首先要弄清自己是否真的長期需要此類服務,應按照自己的實際需要來購買,不要貪圖高折扣購買大額度的會員卡;三是對會員卡的使用范圍、使用期限、退款條件等細節要了解清楚,不要輕信商家的口頭承諾,最好簽訂書面合同,在合同中詳細明確卡的有效期、違約責任等相關條款,以便日後維權;四是一旦選擇了預付式消費,應按照約定條款及時消費,不可拖拉,發現異常時應及時向有關部門諮詢或投訴舉報。

  熱點四:對農資商品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農資商品的投訴637件。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使用不合格種子、農藥、化肥後,造成農作物大面積減產;二是一些農資商品的使用說明書不規范,有的只寫產品功效,對產品禁用范圍、限用條件、使用不當可能造成的危害等含糊其辭;三是銷售者無證經營、超范圍經營問題時有發生;四是發布虛假廣告和利用合同進行詐騙,例如利用農民急於致富的心理,大肆發布專利技術轉讓、快速養殖技術、產品保證回收等虛假信息,有的甚至通過與農民簽訂這類欺詐性合同進行詐騙。

  熱點五:對移動電話機商品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移動電話機商品的投訴1762件。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對質量問題的投訴,通話質量差、斷線、自動關機、按鍵失靈、屏幕無顯示、外殼裂損、翻蓋斷裂、電池壽命短等問題時有發生;二是對『吃費』手機的投訴,如手機上的增值業務未經消費者二次確認即訂制成功,造成消費者無意中的消費或者說被動消費(只要開機、關機或者無意中碰到某個鍵盤,手機就產生費用,有的手機甚至內置定時發送程序,定時向外撥發信息,並計話費);三是有些經營者長期銷售水貨、組裝機、翻新機,但銷售時卻不對消費者說明真實情況;四是使用說明書上寫明的功能與實際功能不符甚至銷售者在銷售時故意誇大手機功能、質量和所用原材料;五是售後服務存在很多問題,如不明示故障原因高收費,小毛病說成大毛病,偷換零配件等等;六是對符合退換貨條件的消費者故意設置退換貨障礙,如維修不作記錄,無論問題大小都要求消費者去進行鑒定等等。

  熱點六:對交通工具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交通工具(主要是家用轎車和電動助力車)的投訴363件。對家用轎車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部分經營者以目前還沒有出臺家用轎車三包規定為借口,逃避售後責任;二是銷售商故意將不符合國家排放量標准的汽車賣給消費者,導致消費者在辦理落戶等相關手續時遭遇麻煩和損失;三是部分修理者修理時使用劣質配件,有的甚至把原有良好的原裝零部件更換下來據為己有,給維修過的汽車留下安全隱患;四是部分家用轎車內在質量差,發動機、變速箱、底盤、儀表盤等主要部件在質保期就發生故障不能使用;五是鑒定難、費用高,國家指定的汽車檢測機構很少且路途遠,廠家自身的鑒定結論顯失公平,省以下鑒定機構的權威性又常常不被經營者認可,給消費者維權造成極大困難。對電動助力車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充電電池容量不符合產品說明或者標示,使用期限短,甚至於新車剛剛充足電後也達不到說明書上承諾的行駛公裡數;二是電機、鏈條、齒輪、電門鎖等主要零部件質量差;三是售後服務不到位,不履行上門維修的承諾等。

  熱點七:對醫療服務和藥品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醫療服務和藥品的投訴313件。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部分醫院的醫務人員為拿回扣,向患者推薦新藥、貴藥、『特效藥』、進口藥,聲稱只有使用這些藥纔會有效,使消費者在毫無必要的情況下多支付了藥費;二是一些排毒養顏藥品有毒副作用,不宜長期服用,但經營者和藥品說明書對此卻不做說明,甚至宣稱無毒副作用;三是部分醫院的部分醫務人員濫用抗生素,給患者健康造成危害或潛在危害;四是『包治』、『不愈退款』等虛假醫藥廣告屢見不鮮,消費者輕信廣告宣傳去就治,往往不但沒治好病,還貽誤了病情。

  熱點八:對裝飾材料商品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裝飾材料商品的投訴466件。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商品質量差,如地板變形、起翹,瓷磚滲水、變形、有色差,石材厚薄不均、有裂縫,木門掉漆、走形,防盜門、塑鋼窗封閉不嚴,角閥、水龍頭斷裂跑水等等;二是假冒商品大量存在,許多銷售商專門出售『貼牌』商品欺騙消費者;三是不按約定時間供貨,卻拒絕承擔任何責任。

  熱點九:對服裝鞋帽類商品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服裝鞋帽類商品的投訴3499件。服裝的主要問題是耐磨損性差、起球、縮水、褪色、開線、掉扣、皮衣皮面皸裂、裘皮掉毛等等;鞋類商品的主要問題有斷底、斷幫、斷面、皮面脫層、掉漆、掉色等。同時,消費者對商品標識不清或標識與實際不符、銷售人員作虛假現場演示和說明誤導消費、出現質量問題後,非經鑒定不予退換等現象的投訴也日漸增多。

  熱點十:對商品售後服務的投訴

  全年共受理對商品售後服務的投訴1114件。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一些修理者沒有合格的相應資質,維修質量低劣;二是一些維修企業管理不規范,亂收費現象時有發生;三是一些維修企業拒絕向消費者提供維修記錄或維修證明,造成消費者要求退換貨時缺乏相關憑證;四是一些維修企業把明顯的商品質量問題硬說是人為造成的,從而把免費修理攪混成收費修理。

責任編輯:高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