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加強災害防治 哈爾濱糧食產量鎖定250億斤目標
2011-03-14 09:48:00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徐建東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哈爾濱新聞網訊 春風送暖,冰雪消融。隨著春播季節的臨近,備春耕生產已經成為當前哈市農業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市農委根據哈市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抗御自然災害和提高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低,農業生產成本上昇,農民增收渠道不寬,保持農民收入穩定增長難度加大,以及生產經營粗放、規模小、標准低,農村發展相對滯後,城鄉收入差距還在拉大等不利因素,提出今年農業生產特別是備春耕工作,一定要強化『搶、調、推、防』四字方針,確保全市糧食產量穩定在250億斤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2%以上。

  搶抓農時,卡住春耕生產五道關

  『十年九旱』是哈爾濱農業生產面臨的現實,『搶農時』尤其重要,是增積溫、奪高產的關鍵。為此,今年的春耕生產工作必須做到『水田搶水保插秧,旱田搶?保全苗』,通過發揮農機合作社的作用,搶整地、搶播種、搶插秧,加快春耕進度,同時卡住春耕生產五道關———水稻扣棚截止時間卡在3月25日,確保提高棚溫育壯苗;水田育苗截止時間卡在4月20日,做到不育5月苗;水稻插秧截止日期卡在5月25日,做到不插6月秧;大田播種截止時間按第一、第二、第三積溫帶,分別卡在5月5日、10日、15日;農作物品種選擇嚴禁越區種植。

  調整種植結構,『增稻減豆』促增產

  據市農委主任楊靖武介紹,今年哈市將以市場為導向,擴大高產、優質、高效作物種植面積,通過調整農業種植結構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

  全市農業生產結構調整目標是增水稻、穩玉米、減大豆,全力抓好『旱改水』擴稻工程,當年增加水稻面積75萬畝,力爭80萬畝,使全市水稻面積達到805萬畝,玉米面積穩定在1500萬畝以上,減少大豆80萬畝,大豆面積減少到490萬畝。目前各縣(市、區)已提前謀劃,做到早建設、早培訓、搶備料、搶工期、搶配套,把地塊、田間水利設施、大棚育苗和資金籌措等逐一落實到戶、到地塊。目前,全市新建的12座水稻智能化育苗工作已全部竣工,只待播期到來即可投入生產。

  推廣10大新技術,向科技要效益

  今年,哈市將突出抓好玉米、水稻、大豆優質高產綜合栽培技術、測土配方施肥技術等10大重點新技術推廣應用,通過對農民的培訓,向科技要效益。

  據了解,哈市今年將做好13個農業示范項目和16個推廣項目的落實,按照『科技人員直接到戶、良種良法直接到田、技術要領直接到人』的要求,重點開展蔬菜及水稻種植、水產養殖、農產品加工等實用技術培訓,全年力爭完成實用技術培訓15萬人次,農民科技示范戶培訓2.5萬人,農業專業技術人員培訓6000人次。

  防風防旱防澇雹,抗災減災奪豐收

  據氣象部門預報,今年哈市將迎來早霜年,全市在做到秋霜春防的同時,還將大力開展災害防治,嚴密制定『風、旱、澇、雹』等自然災害的防治預案,高度重視生物災害防治工作,發揮飛防等先進裝備和先進植保技術,購買兩架用於農業防災噴灑的飛機,對重大農作物病蟲草害實施綜合防治和統防統治措施,有效提高病蟲害防治水平。對農業災害防治將逐步實現網絡智能監測管理,做到早發現、早預警、早控制,切實做到抗災保產。

責任編輯:高長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