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15日訊 今年我市計劃建設提供各類保障性住房4.2萬套,其中建設棚改回遷安置房2.6萬套,規劃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萬套,由政府組織建設經濟適用住房4000套,新增廉租房受益戶2000戶。昨天,市政府《關於全市住房保障工作情況的報告》已提交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八次會議審議。
老城區棚戶區改造全面完成
《報告》指出,今明兩年,我市將全力實施四環以內棚戶區改造項目,總拆遷面積837萬平方米,其中淨棚戶房472萬平方米,涉及居民8.05萬戶,全面實現清除老城區棚戶區的目標。今年,我市在確保《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360萬平方米棚改目標任務的基礎上,努力向剩餘的全部改造任務挑戰,通過土地收儲並結合異地現房安置,實現剩餘棚戶區早拆遷、多拆遷,降低棚改土地整理成本,力爭提前完成繞城高速以內的三年改造任務;進一步加快工程建設速度,全年計劃開工建設780萬平方米,力爭突破1000萬平方米;全年計劃竣工385萬平方米,完成被拆遷棚戶區居民回遷2.6萬戶;加大投資力度,計劃完成投資100億元,力爭達到120億元。
根據調查摸底,今明兩年完成老城區剩餘棚戶區拆遷改造任務,通過建設安置住房,可以將在拆遷范圍內具有住房保障資格的9400餘戶家庭的住房困難直接解決到位,其中解決廉租住房資格家庭1100戶,經濟適用住房資格家庭8300戶。
五大舉措推進廉租住房工作
———擴大保障范圍。從今年開始,計劃將廉租住房政策的保障范圍由城區擴大到城區所轄鎮的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
———增量家庭按年隨增隨保。根據經驗估算,今後幾年每年新進入廉租住房保障范圍的增量家庭約2000戶左右,將采取以租賃補貼為主、實物配租為輔的辦法,盡力使這部分增量家庭每年隨增隨保。
———存量受益戶逐步提高實物配租比例。截止到去年末,全市存量廉租住房受益戶共計14972戶,其中租賃補貼13442戶。對這些租賃補貼家庭,計劃以每年1000-2000戶的速度,將輪候轉為實物配租的形式,提高廉租保障的質量。
———資金向上爭取。2007年-2010年,國家和省共補貼我市廉租住房專項資金20557萬元,其中,去年補貼8469萬元,基本滿足了我市廉租住房租賃補貼的資金需求。
———管理提檔昇級。進一步規范配建廉租住房交付機制,嚴格執行資格審核和退出機制,提高管理過程的信息化水平,增強動態管理能力,實現管理整體上臺階。
五年內有資格家庭全部住上經適房
據了解,目前我市現有經濟適用住房資格家庭2.3萬戶(每年退出資格和新增資格家庭的數量基本相抵),計劃在『十二五』內這些有資格家庭的住房將全面解決,兩年內通過棚戶區改造就地解決8000戶。由政府組織安排一批集中建設的經濟適用住房項目,計劃『十二五』內集中建設經濟適用住房1萬套,今年計劃安排4個政府組織的經濟適用住房項目,分別是征儀路花園小區、群力宜居家園、河山街項目和群力西區易地安置項目,可集中提供經濟適用住房4000套。繼續實行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政策,計劃『十二五』內平均每年發放經濟適用住房貨幣補貼1000戶。
今年將建1萬套公共租賃住房
《報告》指出,今年我市計劃全年建設公共租賃住房1萬套,其中在道裡區清河灣、群力西區、道外陶瓷小區、香坊構件廠等棚改項目和松北、南崗哈西、平房、呼蘭、阿城等區域集中建設6000套,另外,在全市新建住宅項目中統一配建4000套。
在『十二五』期間,除有一些項目集中建設外,重點推進統一配建。計劃以平均每年新開工住宅建設面積800萬平方米為基數,擬以不低於5%的比例配建公共租賃住房,據此測算,明年到『十二五』末可通過配建大約提供公共租賃住房2.4萬套。
參照經濟適用住房政策中低於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住房面積兩個70%的准入原則,再向上適當放寬作為公共租賃住房准入門檻,初步按現有經濟適用住房資格家庭數量向上倍增估算,預計經濟適用住房條件之上約有2萬-3萬戶家庭符合公共租賃住房資格,預計『十二五』內可全面得到解決。
公租房建築面積原則在60平米以下
《報告》還指出,建設公共租賃住房單套建築面積原則控制在60平方米以下。配建的公共租賃住房由政府按規定成本向建設單位回購。在合理確定公共租賃住房供應對象的收入和住房門檻的同時,擬對勞模、英模、建國前企業退休老軍人、榮立二等功以上復轉軍人、外來務工人員、新就業大學畢業生等群體,制定優先租賃的政策。公共租賃住房租金標准將讓利於民,擬按明顯低於市場價格的原則確定。同時將本著『經濟、適用、環保』的原則,在廉租住房的裝修標准之上,擬在公共租賃住房增加地板、節能燈飾、排煙罩等裝修設施,保證即租即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