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鶴崗
搜 索
鶴崗市專業合作社領農民『組團』闖商海
2011-03-16 10:28:49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耿向文 潘宏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新聞網訊 『同樣是種糧食,加入合作社後收入翻了一倍,這年頭兒還是「組團」經營吃得開呀!』提起去年的種植收成,頭一年加入合作社的鶴崗市東山區長勝村村民李大叔高興地說。去年,東山區長勝村甜玉米專業合作社組織社員統一經營100公頃甜玉米,比以往種植普通玉米收入增加了一倍,讓村民嘗到了『抱團』闖市場的甜頭。

  近年來,鶴崗市農委把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作為深化農村體制改革的重要舉措,加強指導服務,助推全市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得到了迅速發展。截至2010年末,全市農民專業合作社已發展到113家,農村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得到了快速提高。

  在以往一家一戶『單兵作戰』的小生產格局中,農民抵御市場風險能力較低,尤其近幾年農產品市場受國際影響波動較大,農民在種植、銷售等方面遇到了不少難題。為了幫助農民增強抵御市場風險能力,鶴崗市加大扶持力度,把分散農戶組織起來走合作經營的致富道路。

  東山區蔬園鄉新發村在全市率先注冊了北五味子專業合作社,成立了第一家農民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由137戶村民自願入股,每股5000元,共參股300股。合作社成立幾年來,北五味子種植規模由最初的150畝,發展到目前的1450畝,創造效益900萬元。

  嘗到了甜頭,農民的積極性日益高漲,各種合作社也如星火燎原之勢迅速發展。團結鎮新墾村5位農民把本村及周邊零散的木耳種植戶聚攏到一起,成立了木耳專業合作社,為種植戶提供技術及銷售等一系列服務,很快就帶動了周邊60餘戶農民種植木耳。由於實行規模經營,降低了種植成本,合作社銷售一斤木耳總要比零散戶銷售高出2元錢。去年,60戶社員種植了10萬袋木耳,戶均實現盈利2萬元。

  東山區日新村西紅柿專業合作社生產的大白菜、馬鈴薯、番茄、甘藍等25個農產品被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認定為『無公害』產品,267公頃農產品生產基地被評為『省無公害農產品產地』。永泰村蛋鴨養殖專業合作社以奧裡米養殖加工廠綠色食品生產企業為依托,發展社員101戶,新建3棟標准鴨捨,年產綠色高質鴨蛋20萬枚以上,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向日村依托本村大型農機合作社的優勢,將全村6150畝耕地全部實行集中規模經營,實現了一家一戶分散耕種向集體集約化經營的轉變,全村385名村民人均增收2000元,村民通過出租承包土地或用土地入股,獲得了入股和務工的雙收益。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