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采用的地埋式垃圾箱


舊的供暖管線腐蝕老化


改造後的東風新村七區效果圖
東北網3月17日訊 作為今年大慶市一項重要的民生工程,東城老區改造開工在即。3月15日,記者從居住區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建設指揮部獲悉,目前東城老區改造整體設計已基本結束,設計方案融入了居民的意見,並在滿足居民合理要求的同時,把目光放遠,按照『以人為本』的理念,從滿足居民對未來生活的不同需求出發,超前設計,使老區基礎設施提檔昇級。
停車:增加近萬個停車位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20個老區中很多都沒有停車場,一些居民只能把車停在人行道上或路邊。
『你看把這道板壓成啥樣了!』3月15日,在東風新村二區28號樓前,一位業主指著碎成一塊塊的道板說。
這次老區改造,解決停車難是指揮部重點考慮的問題。
指揮部稱,老區空閑地有限,建大型停車場很有難度。不過,可以把宅前路收窄、小區巷道收窄,在巷道邊合理規劃出一些停車泊位。
據了解,此次改造,20個老區將規劃出近萬個停車位,車輛與停車位的比例爭取達到1:0.3。
垃圾箱:取消地埋式垃圾箱
指揮部前期向居民征求改造意見時,很多小區居民建議,把地埋式垃圾箱更換為立式垃圾箱。
『雨天時,地埋式垃圾箱裡經常會灌滿水。』東風新村一區的業主王影說,地埋式垃圾箱雖然美觀、節省空間,但卻不太實用。
此次改造,將全部取消地埋式垃圾箱,兩棟住宅樓之間將設置立式垃圾箱,同時還要設置一些果皮箱。
出入口:設門禁及電子平面導向圖
20個老區中,很多小區出入口都沒有大門,行人、車輛可隨意出入,這給小區居民的安全帶來了一定隱患。
此次改造,小區的出入口都將設置門禁,非本小區的車輛今後不能隨便出入小區。同時,入口處還將設置限高裝置,防止大型車輛進入小區。
在很多小區,居民為了出入方便,在圍欄處開了『門』,對於這種情況,改造時將根據小區實際,確實需要留門的,將加以規范,如果不需要的全部封閉。
同時,小區出入口還將設置電子平面導向圖,其他小區的居民通過查詢平面導向圖,就可以找到自己想要去的樓在哪個位置。
給水:加裝小區組團控制閥
提高安全供水能力是系統管網改造的重要內容。
此前,指揮部向居民征求改造意見時,有居民反映家裡的自來水水質不好。
指揮部稱,主要原因是有些小區自來水管線已經腐蝕。這次改造,腐蝕的管線、破損的閥門都將進行更換。
以前,小區內的給水控制閥少,一個閥門控制幾十棟樓的自來水。如果某一棟樓的給水管線漏水,維修時只要關閉一個閥門,幾十棟樓都得停水。
這次改造,將加裝小區組團控制閥,一個控制閥最多控制五棟樓的自來水。
雨排:增設更多雨排管線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此次改造的20個老區幾乎都沒有雨排系統。一到雨天,小區內就會大量積水。
東風新村天璞小區的居民稱,他們小區一到雨天,大家出入只能穿靴子,趕上大雨,小區裡積水太多,居民只好拿著盆往小區外掏水。
指揮部稱,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是,現在城市道路路面越修越高,小區地面比小區外道路路面低七八公分,一到雨天,路面雨水就會倒灌進居民區,加上老區沒有雨排系統,導致水越積越多卻排不出去。
這次改造,將重點解決小區內積水的問題。指揮部稱,改造時一方面要增加雨排系統,另一方面要提高小區地面標高。
污排:商服樓增加隔油池
在此次改造的20個老區中,污排方面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靠近商服樓的居民家下水道經常堵塞。
指揮部調查發現,原來,很多商服樓和居民樓使用的是同一排污管線。
在商服樓裡,很多飯店的排污量非常大,而且污水中含有大量的油漬,時間長了,排污管內壁就會掛滿污漬,也影響了居民家的排污。
據了解,慶龍小區緊挨著麗江和金帆兩家大飯店,小區居民家的下水道經常堵塞,特別是一樓的住戶,一年要通十幾次下水。
這次改造,居民樓和商服樓使用同一排污管線的,將在商服樓排污管口處增加隔油池。同時,排污管線負荷過大的,管線也將被加粗。
供暖:供暖管線『大挪移』
老區裡住在一樓的居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煩心事,小區的供暖管網漏水了,自家屋裡卻被刨個底朝天。
家住東風新村一區的宋先生就曾遇到這樣的事。幾年前,小區供暖管線漏水了,經探測,漏水點就在他家廚房的正下方,如果維修,必須把廚房地面刨開。
宋先生當時剛裝修完房子,真是不願意把整潔、乾淨的屋子變成施工現場。但是,為了維護更多小區居民的利益,他還是做出了讓步。
指揮部稱,過去老區建設時,供暖管網就鋪在樓體正下方。近幾年,由於管網逐漸老化,有時會出現漏水的情況,這就連累了一樓的住戶。
這次老區改造,系統管網老化嚴重的小區,將在樓前地下重新安裝新管線。今後管線再出現漏水等情況,就不用對一樓住戶『動刀』了。同時,也為下一步全市分戶改造創造了必要條件。
此外,這次供暖管網改造重點是『消滅』一樓低溫戶,一樓住戶全部改成分戶供暖,今後一樓住戶冬季室溫將明顯提高。
樓道燈:走物業公共用電
如何使老區樓道的燈亮起來,一直是居民關注的熱點。
此前,記者曾進行過調查,老區樓道燈大部分常年不亮,主要原因是樓道燈走居民自家的電表。有的居民說,家裡人晚上幾乎不出門,也用不著樓道燈,裝上燈泡還花自家的電費,於是就把燈泡擰掉了。
由於樓道燈不亮,夜出和晚歸的居民感到很不方便,上樓、下樓扭腳的事時有發生,還有的居民晚上回家時曾在樓道內被搶。
指揮部稱,這次改造後,東城20個老區樓道燈用電不再走居民自家的電表,而是走物業公共用電,居民不用擔心晚上走黑樓道了。至於費用,還要等小區改造後物價等部門再進行評定。
據一位物業相關負責人介紹,按照現行的《大慶市住宅物業服務收費標准》,樓道照明電費如果走物業公共用電,居民一平方米只需交1角錢多點兒。如果居民家是70平方米的房子,一年只需多交8塊多錢的物業費。
指揮部稱,現在樓道燈都是一層樓兩個,每戶居民家門口各一個,為了降低能耗,改造後,每個樓層只設一個樓道燈。本報記者楊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