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1日訊 『求助按這個鍵,買東西按這個……』社區免費發放的『愛心通』,成了劉義明老人時刻不離手的『寶貝』。如今,居住在鶴崗市工農區團結辦事處宇龍社區的100多位高齡和生活困難的老人,都配備了『愛心通』。
『我們的居家養老呼叫中心已經建設完成,社區老人有需求會顯示到中心的電腦上,工作人員可以根據情況提供服務,所有費用均由政府「買單」。』工農區團結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尹立濱對記者說,有了這樣一套系統,不但得到老年人歡迎,而且減輕了他們子女的負擔。
『民生是個大工程,關系到百姓的衣食住行,看病難、住房難、行路難、就業難等實際問題看起來很細小、很平常,但都是百姓的難事、愁事、鬧心事。我們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鶴崗市委書記杜吉明說,做好民生工作就是要由細節著手,制定的措施落實要著地、要靠譜。
2011年,鶴崗市將繼續著力解決老百姓關心的住房、就業和社會保障等急待解決的問題,出臺更加優惠的政策,夯實民生之本,讓百姓享受到更多經濟發展成果,更有尊嚴地工作和生活。
鶴崗市確定了『712』跨躍發展規劃(GDP達到700億元、財政收入實現100億元、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完成2000億元),努力為改善民生奠定物質基礎。重點推進156萬噸煤制化肥、400萬噸焦化、100萬噸矸石熱電、100萬噸玉米深加工、200萬噸大米、20萬千瓦風力發電等100個投資千萬元以上的產業項目建設,加快發展煤電化、綠色食品、特色旅游、石墨、機械加工、林木加工、醫藥、節能環保、新能源、現代服務等十個產業。這些項目全部建成後,可新增就業崗位2.6萬個,帶動城鎮居民人均收入增長10%以上。同時,實施『創業帶就業三年行動計劃』,完善再就業援助機制,落實好小額擔保貸款、免費就業創業培訓等政策,使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3%以內,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行業最低工資標准達到全省中上等水平。
這個市把棚戶區改造作為最大的民生工程來抓,實施棚戶區改造與沈陷區治理相結合、新區建設與老區改造相結合,全市現有棚戶區26片,佔地1226.14公頃,居住人口20萬人6.7萬戶。累計開工185萬平方米,竣工87萬平方米,安置居民1.58萬戶,完成投資18億元。下一步,將啟動改造城市低窪易澇區、防洪河道區、一氧泄漏區、火燒連營區3.6萬戶平房;建設1000套廉租房,為1.46萬戶居民發放租房補貼;改造3900戶農村泥草房,使農村磚瓦率達到84%。從今年起,用三年時間徹底解決居民住房難題。
加大財政投入,努力保障弱勢群體的基本生活。將養老金標准由1090元提高到1240元,失業保險金從300元提高到490元,城鄉低保超全省平均水平5元,將關停破產企業退休人員全部納入醫療保險,農村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的『五保對象』生活補助分別提高到3000元和2000元。另外,擴大保障覆蓋面,解決好刑滿釋放勞教人員參加養老保險、城鎮老年居民基本養老保障、國有企業老工傷人員待遇、被征地農民社會保險與城鎮養老保險政策銜接等問題。加強社會救助,完善社區『慈善超市』,推廣居家養老服務試點,強化兒童福利機構功能,建成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投入1000萬元對困難群眾開展『情暖萬家』救助活動,投入600萬元對低收入群體進行物價補貼;開展黨員乾部『一加一認窮親戚』活動,處級乾部每人聯系一個村屯、幫扶一個貧困戶,整村扶貧開發實現9340人脫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