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齊齊哈爾3月22日訊 今年我市的樓市如何調控?記者在相關部門得到的答案是:還將打出『組合拳』,肯定比2010年還要從緊從嚴。政府抑制投資和投機性需求,讓房地產回歸其居住屬性的政策指向已經成為一種長期化的趨勢。雖然政策『吃緊』致使交易量和房價『躊躇不前』,但我市房地產市場走向如何,仍是廣大市民和准購房者最關心的問題。
市住建局有關部門理性地分析了我市之前導致高房價的眾多客觀因素。據了解,近年來,土地成本、拆遷費用、建安成本、配套費用、稅費等都有較大增長,對房價上漲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特別是棚戶區改造以來,實施『拆一還一』的惠民政策,低保戶、無證房等優惠政策,使拆遷費用增加。我市采取了宏觀調控政策,2010年房地產開發市場供略小於求,這種買方市場的局面一定程度上會維持房價穩步上漲的態勢。同時,消費者對住房的剛性需求的增加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房價上漲。戶籍制度改革、城市化進程加快、婚房需求、周邊縣市進入市中心城區購房的比例明顯增加,擴大了住房需求。再加上投資性購房的進一步增加也帶動了房價上漲。由於潛在的通貨膨脹,使不動產成為居民的首選保值商品,今年以來,房價的不斷上漲也增加了購房者對市場的增長預期,吸引了投資者購買房產進行投資,進而帶動價格上漲。開發商越來越重視住宅小區的品質和檔次,建設標准的提高導致房價上漲。
專業人士指出,在房地產調控政策和貨幣緊縮政策的疊加效應下,預計未來全國樓市降溫的速度會有所加快,房地產企業融資的難度進一步加大,在理論上有助於促使房價回落。我市有關部門將繼續貫徹國家宏觀調控政策,進一步調整住房供應結構,穩定住房價格。同時,加大保障住房的建設力度,改善廣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條件。2011年,我市房地產市場仍將繼續保持健康、穩固的發展態勢。
從我市的市情和房地產現狀看,房地產維穩的措施只要從調控供求關系和監管行業市場為主。今年,政府將對房地產市場采取宏觀調控政策,適量開發商品房的同時,保障住房的建設力度相應加大。我市在堅持總量控制的前提下,繼續加大小戶型和中低價位普通商品房、棚改房、廉租房建設,啟動共租房建設,適當建設一定比例的高檔住宅,形成梯次供應的住房體系。今年市區將開發建設商品房160萬平方米;拆遷棚戶區100萬平方米,建設棚改回遷房140萬平方米;建設廉租房1500套,建設公租房300套。棚改回遷房、廉租房、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設進一步加強,會解決一部分百姓的住房需求。
我市有關部門將對房地產行業實行從嚴監管,開發企業面臨『優勝劣汰』。首先,受國家一系列調控政策的影響,市場准入門檻的進一步提高,監管力度的逐漸加大,項目資本金、預售資金監管等制度的實施對企業的自身實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次,土地供應偏緊,土地出讓金收取調整等土地政策的實施,會導致部分開發企業資金緊張。再次,房地產行業的新生和後續力量進一步增強。2010年,我市新增房地產企業18家,開發企業數量增長迅速。另外一、二線城市部分大型房地產企業開始進入三、四線城市。以我市為例,就有中冶置業、浙江金馬、內蒙恆益、溫商開發等開發企業進入我市進行房地產開發。由此可以看出,未來幾年,我市房地產行業將面臨『強勝弱汰』的競爭局面,部分實力較弱的開發企業生存的環境將越發艱難,會有一批資金不充足和綜合實力較弱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