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雙鴨山3月22日訊 2011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也是完成醫改三年近期目標的關鍵之年。市衛生局認真貫徹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全省衛生工作會議和市委九屆十次全會精神,按照『保基本、強基層、建機制』的總要求,緊緊圍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這條主線,大力加強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層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全力實施衛生惠民工程。
初步建立基本藥物制度,加快推進綜合配套改革。擴大基本藥物制度實施范圍,今年2月底前,全市政府辦的42個鄉鎮衛生院、5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全部實施綜合改革和國家基本藥物制度,並實行零差價銷售。
鞏固完善新農合制度,提高精細化管理水平。鞏固99%以上的參合率,提高籌資水平,人均籌資力爭達到200元,其中各級政府補助160元以上。提高補償標准,適當提高住院和門診統籌報銷比例。擴大補償范圍,將兒童白血病、兒童心髒病、殘疾人康復項目、重癥精神病救治納入保障范疇。
擴大公共衛生服務范圍,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今年,將增加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善服務規范,調整服務標准,使群眾更多受益,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標准將提高到25元。城鎮和農村居民健康檔案建檔率分別達到95%和90%,65歲以上老年人體檢實現應檢盡檢。開展免費為0至3歲兒童健康體檢和孕產婦系統保健管理,繼續實施預防艾滋病母嬰傳播、農村住院分娩補助、35至59歲農村婦女『兩癌』篩查、農村婦女孕前、孕早期3個月免費增補葉酸等各類基本和重大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完成省衛生廳下達的『百萬貧困白內障患者復明工程』項目任務指標。
加快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啟動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精神病防治院改擴建工作,在建的縣醫院要在年底前竣工交付使用;完善縣級醫療衛生機構、村衛生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項目建設,提昇縣級醫院裝備水平和服務能力;完成省廳下達的培養縣、鄉、村衛生骨乾人纔任務;繼續開展萬名醫師下基層活動;提高並落實政府對鄉村公共衛生服務人員補助標准。
通過一系列惠民舉措的實施,不斷提高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切實保障百姓順利就醫,為我市醫療衛生事業『十二五』規劃的實現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