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3月25日訊 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以盛產大豆、水稻和玉米為主的佳木斯市,去年全市糧食總產首次突破百億斤,達到115億斤,比上年增長20.9%,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生產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據介紹,全市現有農機總動力達285萬千瓦,拖拉機保有量達到10.8萬臺,農機田間作業綜合機械化程度達到88%。從2008年開始建設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以來,全市共建設了25個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立下了汗馬功勞。
2008年通過省現代農業農機專業合作社試點,全國產糧大縣富錦市組建了1個國投1000萬元設備的農機合作社。2009年,通過省整縣推進國投8000萬元,自籌2000萬元設備資金,富錦市又組建了10個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隨即,以農民主辦、民企聯辦、企業主辦為主要形式的農機專業合作社在樺南、樺川、同江、撫遠和郊區相繼誕生。目前,已建的25個農機合作社中,共購進拖拉機169臺。2010年全市農機合作社規模化作業面積達91.5萬畝。
富錦頭興合作社是頭興農場與職工聯辦,農場職工263人入股,共出資436萬元組建的農機合作社,農場自有耕地12萬畝。經營模式是農場土地對外發包,與承包戶簽訂承包合同,承包費內含有機耕費,農機合作社負責對這些土地進行耕作。2010年頭興合作社總作業量達到21.2萬畝,作業收入282.9萬元,實現效益28.84萬元。
合作社大型機械除對示范區連片地塊進行作業外,還投入到秋收秋整地跨區作業中,為廣大農戶及周邊農場提供代耕代收作業服務。去年共完成秋深松整地面積48.57萬畝,收獲作業面積16.9萬畝,全年共完成作業量103萬標畝,實現收入1689.4萬元,利潤198.3萬元。如今,25個現代農業農機合作社所在村的耕地由農機合作社耕種後,解放了大批勞動力,他們開始走出『一畝三分地』和告別『老婆孩子熱炕頭』,到當地和外地打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