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伊春
搜 索
伊春市第八屆『十佳公僕』評選活動開始
2011-03-28 10:12:08 來源:東北網-伊春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伊春3月28日訊 201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90周年,也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更是完成市委全會確定的工作目標的關鍵之年。組織開展好全市第八屆『十佳公僕』評選活動,對於激勵廣大黨員乾部積極投身『生態立市、產業興市』的偉大實踐,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日前,市委宣傳部、市委組織部、市紀檢委、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合下發了《全市第八屆『十佳公僕』評選活動實施方案》。

  《方案》指出,此次評選范圍為縣(市)、區、鄉(鎮、街道)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處級以下(含處級)乾部(包括行政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和社區黨組織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要堅持以基層特別是工作在一線艱苦崗位的黨員乾部為主,各級機關黨政領導班子成員原則上不參加評選。

  評選條件和標准包括以下幾方面:1、思想政治素質過硬。堅持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和基本經驗不動搖,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身體力行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心系群眾,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爭當『解放思想、加快發展』的表率。2、推動發展實績突出。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緊跟市委的決策部署,在招商活動、大項目建設、林權制度改革、生態建設、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中能夠獻計獻策,主動謀劃工作思路,並認真抓好落實,在本職工作崗位取得突出成績。立足當前,團結和帶領廣大乾部群眾和衷共濟,把職工群眾的積極性和創造性落實到謀發展、求突破、抓致富的過程中來,爭做推進經濟發展、致富一方百姓的模范。3、積極關注保障民生。圍繞加快發展和改善民生,想大事、謀大事、獻大計,不斷有惠民舉措推出,使當地職工群眾生活和收入水平有根本性變化。牢固樹立群眾觀點,能夠理順情緒、化解矛盾、凝聚人心、振奮精神,特別是在教育、醫療、衛生、住房、就業、群眾致富和社會穩定等方面有突出業績,在群眾中有很高威信。4、公平公正為政清廉。嚴格自律,清政廉潔,守法奉公,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為人公正,辦事公平,自覺保持共產黨員的政治本色,堅決同消極腐敗現象做斗爭,以自身的良好形象贏得群眾的信賴。

  評選方法和步驟分五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2011年3月10日—3月20日):推薦預備人選。以基層黨組織為單位,在充分征求群眾意見的基礎上,按照評選條件和標准推薦預備人選,填寫《『十佳公僕』推薦表》,報縣(市)、區評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第二階段(2011年3月20日—3月31日):確定候選人。由縣(市)、區依據評選領導小組對民主推薦預備人選的考察情況,按1:2的比例確定20名以內作為本級『十佳公僕』候選人。第三階段(2011年4月1日—4月10日):組織集中宣傳。利用新聞媒體、舉辦事跡報告會、設置宣傳欄、印發事跡材料等各種宣傳手段,集中宣傳介紹候選人的事跡,使廣大群眾充分了解、掌握候選人的情況,為投票評選奠定基礎。第四階段(2011年4月10日—4月20日):評選縣(市)、區級『十佳公僕』。在組織群眾對候選人進行民主評議的基礎上,由各縣(市)、區評選辦公室統一印制選票,設置投票站,組織乾部群眾代表直接進行投票評選。選票發放的數量,一般不得少於基層單位在職人員數量的60%。投票結果由縣(市)、區評選辦公室進行匯總統計,得票前10名者為本級『十佳公僕』人選,後10名為『優秀公僕』人選。經領導小組初審並報縣(市)、區委審定後,由縣(市)、區委、政府命名表彰,同時推薦前兩名為市級『十佳公僕』參評人選(推薦表和簡要事跡材料一式2份,電子照片一張,2000-3000字詳細事跡材料一份,同時報電子版)。第五階段(2011年4月20日—5月10日):評定市級『十佳公僕』。市評選辦從各縣(市)、區推薦的參評人選中,考察、篩選出20名作為市級『十佳公僕』候選人,利用黨報刊載候選人的先進事跡和選票,經群眾投票評選和市評選領導小組審定後報市委常委會批准,評定出10名市級『十佳公僕』和10名『優秀公僕』。組織命名表彰,並進行集中宣傳。同時向省評選辦推薦1--2名省級『十佳公僕』參評人選。市直機關的評選工作參照上述方法進行,並按照評選規定推薦市級『十佳公僕』參評人選。

  市第八屆『十佳公僕』評選活動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市委宣傳部黨員教育科(電話:0458-6131011;郵箱:ycswlhz@sina.com,聯系人:李宏志)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