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3月30日訊 隨著市民健康意識提高,『鮮榨果汁』因其香甜的口味,成為市民在酒店吃飯時喜歡點的飲料之一,尤為女士和小孩所偏愛,往往一杯就要賣到幾十元,有的甚至賣到一百多元,售價不菲。日前,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聞起來香味撲鼻、看上去色鮮誘人的『鮮榨果汁』卻並非全是新鮮水果現榨而成,不少是用『果味粉』和各種添加劑加水勾兌出來的。
A喝完玉米汁舌頭變黃了
27日,家住哈市的張濤應朋友之約到哈市一家高檔酒店參加同學聚會。席間有人提議想喝酒助興,但由於大部分人都是開車來的,於是在服務員的建議下,大家都選擇了玉米汁。『味道真不錯,還沒等喝就聞到香甜的玉米味。我們8個人喝了5紮。』張濤和朋友們都認為玉米汁味道不錯,屬於粗糧細做,營養價值很高。而當他晚上回家刷牙的時候,發現自己的舌頭黃了。『我打電話問了兩個朋友,他們的舌頭也黃了。』張濤說。大家反復回憶,最終把質疑的焦點瞄准了玉米汁。『現在回憶起來,那天的玉米汁好像有點太黃了。莫非裡頭加色素了?』張濤感到疑惑。
B『鮮榨果汁』不含任何水果成分
『這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對於張濤的猜測,今年45歲的徐先生一語道破。徐先生是哈市一家中檔酒店的老板,他經營酒店生意已有20年了。他告訴記者,目前飯店內的『玉米汁』、『酸梅湯』、『苹果汁』……大多都是勾兌出來的。制作真正的鮮榨果汁是需要很高的技術含量的事情,一般的餐飲場所做起來恐怕會有很大難度。首先,從水果中直接榨果汁,要想提高出汁率很困難,成本相當高;第二,鮮榨的果汁很容易變色,放幾分鍾就褐變,質地不均勻,還容易發生沈淀,這也不容易解決。而消費者呢?早就被那些果汁飲料吃刁了嘴,既不能接受果汁變色的事實,也不能接受鮮榨果汁不夠甜不夠香不夠均勻的事實。如果讓他們等很長時間纔能喝到,自然更不能忍受。在這種情況下,就只能想辦法了。他說,以玉米汁為例,真正的玉米汁不僅成本高,而且還費時間,它是由甜度較高的鮮玉米擠榨成汁,再與一定比例的玉米粉、木糖醇、玉米罐頭、鮮奶油、水等原料配制成的。為了保證產品的新鮮,一般都是在後廚現點現做,由於沒有額外添加防腐劑,因此不耐保存。『但僅這幾樣東西就能兌出玉米汁』。他告訴記者,目前的現狀是:飯店為了節省人力物力,通常使用玉米香精、吉士粉、白糖、檸檬黃、奶精等添加劑就可將『玉米汁』仿造出來。
徐先生介紹,不僅是玉米汁,其它例如木瓜汁、苹果汁也是如此用果漿調配制作。『成分一般都是砂糖、香精、食用膠酸味劑』等,實際上是沒有任何橙、苹果等成分,只是味道調和而已。』這些『鮮榨果汁』雖然不含任何天然果汁,但不僅顏色鮮艷,香味濃郁,連果肉和水也不會有明顯的分層,且果肉分布均勻,讓消費者誤認為『鮮榨果汁』是用大量的水果榨制而成,並且幾分鍾之內就可以輕松『搞定』。據了解,不少酒店卻將其以鮮榨果汁、純果汁名義銷售給消費者,而這已成為行業『潛規則』,一個早已公開的秘密。
C『鮮榨果汁』多為香精、添加劑勾兌
28日,根據知情人提供的線索,記者來到哈市道外區承德街。據了解,這裡就是『鮮榨果汁』原料的批發集散地,記者以酒店采購人員的身份進入一家調味品經銷店了解情況。在東昇食品添加家劑商店,記者看到,這裡除了羅列著各種香精、添加劑外,還有草莓果粉、檸檬果粉、哈密瓜果粉、青苹果果粉、木瓜果粉、西瓜果粉、玉米粉等。『這個賣得相當好,很多飯店、KTV、西餐廳都來我這兒批。』店主告訴記者,這些『果味粉』賣得特別火,而且特別便宜。每袋15塊錢,如果多要還可以便宜。『絕對好用,加點兒水就可以調果汁,跟現榨的一模一樣。』聽說記者想大量購買在飯店中使用,他還向記者傳授『經驗』:先在攪拌機中隨便放入兩片木瓜,隨後倒點『木瓜粉』,再加1:1的『木瓜原漿』、1:9的沸水後攪拌,一紮木瓜汁就完成了。他講,如果完全使用水果榨汁,用兩三個木瓜也榨不出一紮果汁。另一家食品添加劑店主告訴記者,為滿足消費者的口味,商家會選擇用『果汁粉』和添加劑勾兌。他說,除了『果汁粉』外,如果想口感好,甜味不足時就加甜味劑,香味不足就加香精,或者加濃縮果汁。
記者隨手拿起一袋『甜玉米香精』,記者剛剛擰開瓶蓋,就有一股甜膩的玉米香飄散出來。『這也太香甜了!吃多了不能中毒吧?』記者問。『這玩意放一點就行。放多了味衝,顧客就該喝出來了。』
記者采訪了解到,事實上,目前飯店和飲品店裡銷售的各種果蔬汁飲品,幾乎都屬於這種勾兌產品。
D 15元玉米粉配出600元玉米汁
記者采訪中了解到,很多食品添加劑銷售店內都可以買到這種所謂的果汁濃縮汁、濃漿,價格從15元到50元不等。這些添加劑大都包裝簡陋,有的只是在外包裝上張貼標明是何種水果的標簽。記者計算一下,如按每袋15元錢的『玉米粉』為例,每袋2公斤,如按1:9的比例添水進行勾兌,可『制作』出20斤玉米汁。目前,哈市中、高檔飯店的玉米汁每紮1斤的售價為30至80元不等。就算以30元計算,每袋15元的玉米粉就可配出至少售價600元的玉米汁。即使除去果汁內添加的其他少量配料,其利潤空間也顯而易見。
E專家呼吁:餐飲行業應公開『果汁』成分、含量
對此,哈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工作人員表示,飯店如在出售鮮榨果汁時使用各種色素上色、各種酸味劑、甜味劑加料,主要為降低成本、掩蓋水多果汁少的問題,這已經超出食品添加劑正常使用范疇,有摻雜、摻假的嫌疑,存在食品安全事故隱患。據了解,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組織起草的《餐飲服務單位現榨飲料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指出,現榨果蔬汁是指以新鮮水果或蔬菜為主要原料,經挑選、清洗、消毒、漂洗、瀝乾,采用現場榨汁加工,不經任何殺菌處理的非定型包裝飲料,現榨飲料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劑。東北農業大學食品學院高漢峰院長表示,果汁飲料一般只有10%的純果汁,商家為了增加果汁的甜度,就會加入甜味劑、果膠等相對廉價的添加劑。依據國家制定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准,同一功能的食品添加劑混合使用時,每種食品添加劑的實際使用量除以最大使用量相加之後應該?1。但是現在有不少不法商販為了提高色、香、味,超標加入食品添加劑,如果長期食用,肯定會對人的身體造成傷害。
另外,哈市社會科學院的調研員呼吁,酒店制售的果汁應更名為『果肉飲料』或『果汁飲料』,並公開成分及含量,讓顧客充分知情、自主選擇。哈市餐飲協會及相關部門也應盡快起草『鮮榨果汁』和『鮮榨調和果汁』的地方標准,具體包括制作場地要求衛生、工作人員持有健康證,具備制作技能;原料無毒素、無變質和無腐爛等。
相關鏈接
如何區分鮮榨果汁
看顏色:鮮榨果汁,色澤自然;勾兌的飲料顏色鮮艷,用餐巾紙擦拭盛果汁的器皿內壁,會發現餐巾紙上留下鮮艷顏色,且不褪色,多為勾兌的。
聞氣味:鮮榨果汁香味自然較淡,而勾兌的果汁由於富含香精,香氣往往過於濃郁。
識稠度:真正的鮮榨果汁,通常黏稠度都比較高。如果是汁液清澈,不夠黏稠,流動性好,那麼大多是兌水過多。
辨口感:鮮榨果汁口感清透,間有少許果肉,且不會有滑膩感。調制果汁味道重卻不醇厚,若使用劣質甜味劑,可能還會有苦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