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哈爾濱清明錯峰祭掃見效 紮堆祭掃銳減祭悼方式增多
2011-04-05 20:12:43 來源:東北網  作者:印蕾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鮮花祭故人 文明祭掃方式漸成風尚 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市民通過抒寫寄語的方式祭奠故人 東北網記者 印蕾攝

  東北網4月5日訊(記者 印蕾) 清明節假期,哈爾濱市共接待祭祀群眾55.83萬人,車輛8.95萬輛,祭掃人數較去年同期66.56萬人減少兩成。錯峰祭掃見效,祭悼方式增多,全市各主要祭掃場所接待壓力明顯減輕。

  祭掃方式增多紮堆掃墓減少

  今年清明節,居家祭掃、網上祭掃、社區公祭等祭掃方式越來越多的得到市民的認可。

  沒有焚燒紙錢的煙霧,只有縷縷鮮花的清香。清明節前夕,在道裡區撫順社區大禮堂內,轄區的上百位居民舉行了清明追思會,居民們在故人的遺像前擺上鮮花和水果,統一佩戴白花,由社區乾部主持集中祭拜。哈爾濱市南崗區的10個社區組織轄區群眾舉辦了主題為『鮮花祭哀思』的低碳環保文明祭掃活動,轄區1500名居民參加了音樂祭祀、鮮花祭祀、植樹祭祀、放飛祭祀等文明祭祀活動。

  隨著網絡的不斷發展,近年來,網絡祭祀已成為不少市民,特別是青年人悼念已故親人的新方式。愛建社區在社區網上開闢了網上祭祀專區,市民可在此寫下祭詞,為已故親人獻上蠟燭、鮮花等祭祀物品。

  與此同時,樹葬、花葬、海葬等節地、環保、生態的喪葬形式也越來越得到市民的認可。今年的清明節前夕,哈爾濱市再次組織市民赴大連舉行第五次海葬活動,有29位家屬為18位已故親人進行海葬。民政部門工作人員介紹說,海葬活動結束後,還能接到大量的諮詢和報名電話,為此民政部門決定在4月下旬再組織第六次海葬活動。

  市殯葬管理所黨委書記邸長生向記者介紹說,今年,全市的很多社區都舉行了集體公祭、家庭祭悼和網上祭悼活動,分流了一部分群眾;從3月26日第一個祭掃高峰到來開始,市民積極響應措施錯時祭掃號召,每天前往各殯儀服務單位的祭掃市民均勻維持在7—10萬之間,今年清明節並沒有出現往年紮堆祭掃的情況。

  文明、簡約祭掃方式漸成風尚

  清明節期間,記者在各殯儀服務單位采訪時注意到,各墓區和殯儀館繼續推出鮮花換燒紙、音樂祭悼、親情信箱等活動,得到了祭掃群眾的響應。

  在哈平路殯儀館,很多市民將祝福的話語寫在心語卡片上,再粘到牆板上,通過『親情信箱』表達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現場,不少參與這一活動的市民突破了以往『親人走好』等簡單、常態化的祝福,他們向故去的親人匯報學習、工作、生活情況,情感真摯。市殯葬事務管理所的工作人員韓金瑞告訴記者,"沒想到,我們准備的的兩千張卡片很快就被市民填滿了』。

  清明節假期,300餘名市民來到皇山公墓,參與第八次清明『植樹祭故人』活動。大家親手植下棵棵松樹,將對故人無盡的思念寄托在青青翠柏中。

  『祭掃程序明顯簡化,多數家庭只是擦擦墓碑,獻上鮮花,整個祭掃時間不超過1小時,燒紙、燒香的也少了,這說明文明、環保的祭掃方式已經漸漸深入人心,市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轉變。』市民政局副局長王黎明告訴記者。


海葬等環保殯葬方式越來越被市民所接受 圖片由哈爾濱市民政局提供

責任編輯:隋洪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