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民生
搜 索
省地震局專家詳解如何在地震中自救
2011-04-11 09:37:31 來源:黑龍江日報  作者:彭溢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黑龍江日報4月11日訊 今年以來,我國雲南盈江,新西蘭、日本、緬甸等地發生了5級以上地震,其中日本9.0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核輻射等次生災害更是引發了全球關注。連日來,部分市民致電本報,諮詢應如何未雨綢繆、做好日常的防震避震准備,如何在地震中自救,記者就此采訪了省地震局首席專家、研究員孟憲森。

  通過自查排除家中隱患

  『掌握防震避震常識,可以有效減少地震突發造成的傷害。』孟憲森說,市民可以通過在家中進行地震隱患排查,來減少地震中可能出現的隱患。這些隱患包括:在地震中可能會倒塌的又高又重的家具,比如書架、櫥櫃,或是定制的組合櫃,應當設法固定;可能會從管道上脫離並碎裂的熱水器;可能發生移動、扯壞煤氣管道或電線的物品;懸掛在高處較重的盆栽植物,有可能脫鉤墜落;掛在床上方較重的相框或鏡子,有可能在地震中墜落;櫥櫃或別的櫃子劇烈晃動時,櫃子的插銷可能會松動打開;放置在開放式儲物架上的易碎品或重物可能會墜落摔碎;石制煙囪可能壓垮無支橕的房頂並崩塌;易燃、易爆物品,應儲存於車庫或是室外儲物室中(而不是室內),以防止火災等次生災害的發生。

  市民通過自查可以將這些隱患逐個排除,把安置不妥的重物重新放置,以防止家具物品震時傾倒或墜落。把懸掛的物品拿下來或設法固定住;高大家具要固定,頂上不要放重物;組合家具要連接,固定在牆上或地上,拆除不必要的附屬物;櫥櫃內重的東西放下邊,輕的東西放上邊;儲放易碎品的櫥櫃最好加門、加插銷;盡量不使用帶輪子的家具,以防震時滑移。

  在室內自設避震場所

  怎樣在室內准備好避震的場所和通道?孟憲森說,第一,可以將堅固的寫字臺、床或低矮的家具下騰空,把結實家具旁邊的內牆角空出來。第二,保持室內外通道的暢通,室內家具不要擺放太滿,房門口、內外走廊上不要堆放雜物。

  由於地震可能發生在人們睡覺的時候,因此臥室的防震布置至關重要。孟憲森說,床的位置要避開外牆、窗口、房梁,擺放在堅固、承重的內牆邊;床上方不要懸掛吊燈、鏡框等重物;床要牢固,最好不使用帶有輪子的床;床下不要堆放雜物,也可以給床安一個抗震架。

  市民家中可以常備一些震後急需用品,一旦發生地震可以用這些物品支橕到救援人員的到來。孟憲森說,最重要的是水、食品、衣物、毛毯等,其次是照明用品,如應急燈、手電筒(電池)或自動充電電筒、蠟燭等,還有必要的常用藥品,如治療感冒、腸胃病的藥、一般外傷用藥等,必要的身份證件等。這些重要物品可以集中存放在『家庭防震包』或輕巧的小提箱裡。

  避震時怎樣保護自己

  對於地震時是跑還是躲?孟憲森認為,震時應就近躲避,震後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高樓裡,跑出來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裡,發現預警現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對於室內如何避震,孟憲森說,室內房屋在震後倒塌後所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室內易於形成避震空間的地方有炕沿下,結實牢固的家具附近;內牆(特別是承重牆)牆根、牆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有管道支橕的地方,市民可以選擇最近的地方進行躲避。附近沒有支橕物的床上、炕上,周圍無支橕物的地板上,外牆邊、窗戶旁則是室內最不利於避震的場所,要盡量遠離。

  避震時怎樣保護自己?孟憲森說,有利於避震的姿勢一般分三種。第一是使身體重心降到最低,臉朝下,不要壓住口鼻,以利呼吸。第二是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第三是抓住身邊牢固的物體,以防身體移位,暴露在堅實物體外而受傷。同時要注意保護身體重要部位,保護頭頸部:低頭,用手護住頭部和後頸;有可能時,用身邊的物品,如枕頭、被褥等頂在頭上;保護眼睛:低頭、閉眼,以防異物傷害;保護口、鼻:有可能時,可用濕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氣等。

責任編輯:張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