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4日訊 去年春天,我市蔬菜市場一度出現一顆大白菜七八塊錢、土豆五六元錢一公斤的高價行情。今年春天,市民明顯感到了菜價的平民化回歸。近來,隨著天氣變暖,本市菜價明顯下降,早市上芹菜、韭菜、蘿卜、白菜等『一元菜』隨處可見,香菜、菠菜等則達到1.5元/公斤的低價。記者了解到,由於菜價便宜,市民消費量增加,市場呈現出購銷兩旺的景象,哈達果菜批發市場的日到貨量猛增到近400萬公斤,與去年同期相比差不多翻了一番。
據了解,去年3月底4月初,由於蔬菜產地氣溫不穩,加之大雪和南方部分城市乾旱、蟲災等原因,影響了蔬菜產量和銷售,全國菜價一直高居不下,我市零售市場白菜、大頭菜價格一度達到2.4—3.6元/公斤,西紅柿、茄子、黃瓜等大路菜7—8元/公斤,一點紅豆角批發價始終在20元/公斤左右。
記者昨日走訪香坊司徒街、道外七道街、道裡達道街等多個早市了解到,最近一個星期以來,蔬菜價格普遍持續下降,頂花帶刺的黃瓜4元/公斤,茄子、西紅柿5—6元/公斤,芹菜、韭菜2元/公斤,香菜、菠菜等葉菜1.5元/公斤,豆角11元/公斤,比去年同期便宜了一半還多……隨著菜價走低,市民買菜熱情高漲,多數市民都是一次就買四五種菜,手裡大包小裹的拎了一大堆。家住河政街的孫大娘高興地說,菜價高時每次買菜都精打細算的,現在菜便宜了,可選的品種多了,餐桌上豐富了不少。
分析菜價普遍明顯下降的原因,哈達果菜批發市場副總經理宋東昇認為,天氣轉暖、產地『北返』是主要原因。據介紹,隨著氣溫昇高,供應冰城餐桌的主要蔬菜產地逐漸從海南、廣東、湖北、江蘇由南向北轉移,眼下河北、山東、遼寧是哈爾濱市民食用蔬菜的主產地。而今年春天河北、山東等地天氣較好,蔬菜長勢好,近期又是芹菜、香菜等葉菜大批收獲、上市的季節,因此菜價明顯下降。另外,國家積極出臺措施,鼓勵擴大蔬菜種植面積、開闢運輸綠色通道等措施,也對調整菜價起到了顯著作用。宋東昇說,由於蔬菜價格便宜,菜販和市民購買量增加,蔬菜批發量大幅提高,目前每天進入該市場的運菜大車多達上百輛次,日均到貨量近400萬公斤,與去年同期日均180—200萬公斤的到貨量相比,差不多翻了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