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佳木斯
搜 索
樺川智能化工廠育秧提昇春耕質量
2011-04-14 09:44:23 來源:東北網-佳木斯日報  作者:張丹 安鴻雁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4月14日訊 連日來,在創業鄉堆豐裡村工廠化育秧基地裡,『智能化』水稻育秧大棚已經開始育秧。

  『育秧最重要的就是控制溫度、濕度,以前我們用傳統方法催芽育苗,溫度、濕度都控制不好,造成秧盤缺苗、死苗,有了這個智能化育秧棚,再也不用為育苗愁了。』村民袁廷友高興地說。

  據農技推廣中心負責人介紹,智能化浸種催芽車間內裝有種子催芽恆溫控制系統,全部實施電腦自動控制,且能科學地控制和調節機插秧苗的生長溫度,縮短秧苗的生長周期,提高秧苗的存活率和質量,促進水稻高產,同時還可提高秧苗抗病能力,提高成苗率,具有省工省本增效的優點。

  為提高水稻標准化生產水平,樺川縣大力推廣水稻種植先進技術的應用,去年秋收結束後,縣委、縣政府多方籌措資金,在創業鄉豐年村、堆峰裡村建設了兩棟水稻智能化育秧工廠。今年這兩個工廠將完成高質量水稻芽種供給62噸。3月份,樺川縣在星火鄉建成了高標准水稻育秧基地,佔地面積為10萬平方米,可以滿足3萬畝水稻浸種、催芽的需求,目前也已投入使用,在提高水稻產量的同時也鼓起了農民的『腰包』,僅此一項就可實現人均增收1800元。

  在春耕生產中,樺川縣還通過開展場縣共建,推廣利用農場的先進生產技術。新城鎮寶山村與寶山農場相鄰,今年寶山農場的10萬畝水稻全部實行智能化浸種催芽,農場將為寶山村農民提供用智能化育秧催芽的水稻種子。村民們對今年水稻豐產豐收充滿了信心,村黨支部書記潘雲國帶領村民在閑暇時間到農場科研中心取經,了解催芽後育苗期的管理要點。通過與農場互通有無,樺川縣先進適用技術應用面積達到35萬畝,鄰近農場鄉村的農業科技貢獻率可提昇一個百分點,實現了水稻育秧現代化生產和服務的新突破。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