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法治聚焦
搜 索
執法人員夜查疑似『問題油』飯店 現場取樣調查
2011-04-14 14:14:48 來源:東北網-新晚報  作者:趙猛 劉韜 代兵 王劍青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川樂泡椒大嘴蛙』飯店內的折籮桶。

  東北網4月14日訊 新晚報與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聯合開展整治『問題油』行動,連日的執法檢查、追蹤報道在贏得市民叫好聲同時,相關的『問題油』舉報也隨之而來。昨晚,執法人員根據市民提供的線索,夜查疑似『問題油』飯店。

  有市民舉報,道外區哈東路一家火鍋店將用過的火鍋油撇出,端給新顧客。昨日19時20分,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餐飲安全監督所的執法人員根據線索,來到哈東路上的『過把癮炭火樓』。在檢查廚房時,執法人員發現一只高壓鍋,裡面存放著紅顏色、已凝固的湯油。沒等執法人員問及該油用途,正在廚房中忙活的工作人員說:『這是我要倒掉的,還沒來得及呢。』執法人員查看了該店室外裝折籮的大缸,認為在該店內高壓鍋中發現的『火鍋油』可疑,當場取樣,並書面提出了初步整改意見。隨後,執法人員分別對哈東路、淮河路等路段飯店實施了抽查,重點集中在用油量大的燒烤涮、川菜館,發現所有被抽查的飯店,均存在無法出示食用油『進貨臺賬』、衛生不合格等問題。執法人員說,飯店廚房中發現來路不清的食用油,都可依法查扣,查清來源。針對這些飯店,執法人員均取了筆錄備案調查。

  20時50分,執法人員來到嵩山路106號『川樂泡椒大嘴蛙』飯店,有市民舉報,該飯店每天清理餐飲垃圾,卻很少見倒油。執法人員來到該飯店時,一輛『折籮車』停在飯店門前,自稱是東風鎮養豬人的車主正在裝運該店折籮。該車主告訴執法人員,折籮中沒有多少油。在該飯店地下一層的廚房內,執法人員發現廚房操作間一角,擺放著滿滿一大桶食客剩下的泡椒,這些泡椒是該店賣出『大嘴蛙』、『水煮魚』後撇出的。廚房內多處擺有不鏽鋼油桶,洗碗池邊有只大桶,裡面積了多半下『水煮魚』、『大嘴蛙』折籮,油湯混合。廚房內滿地油漬,異味刺鼻。執法人員當場對油桶、折籮桶產生了懷疑,決定備案進一步調查取證。

  據市餐飲安全監督所負責人介紹,他們將對當晚抽查飯店存在疑似『口水油』問題做進一步調查取證,對市民舉報『問題油』的飯店等,一例也不放過,一查到底。


灶臺油漬斑斑。

  道裡『四姐燒烤』等3家飯店被停業

  第二日,道裡區衛生監督所檢查了道裡區西六道街、紅專街以及通江街附近的12家飯店,其中兩家飯店被停業,7家飯店被查處。

  昨日9時30分許,記者同執法人員首先來到西六道街57號的禧洋洋歡樂火鍋店。後廚幾大塊長條型羊肉被直接放在後廚地面上緩化。飯店負責人稱,因為沒有架子,所以暫時放在地上。在不到十平方米的庫房內,堆積著幾大箱子鞋,而擺在最上面的鞋已經冒出來。飯店負責人稱,由於生意不景氣,他便將庫房租給了他人。庫房進門左側的儲菜架子上放著一小袋蟑螂藥,執法人員打開距蟑螂藥不遠處的一個箱子,發現裡面裝的是海帶根。對此,飯店負責人說藥是租庫房者留下的。執法人員當場對該飯店進行查處。

  10時6分,紅專街26號重慶雞公煲快餐廳。後廚空間狹小,四周牆壁被熏得發黃,煲湯的灶臺上布滿了油漬,灶臺下放著一摞摞盛菜的瓷碗,而瓷碗的旁邊就是垃圾桶。後廚的一位大媽說:『沒地方放了,只能這樣……』。

  10時20分,紅專街67號廣運餐館。執法人員發現,該飯店餐具未消毒。執法人員要求飯店出示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食用油的進貨憑證,飯店未能拿出。飯店負責人拎起灶臺旁一個只剩少許油的塑料桶說,他家用的油,只要給糧油店打電話就給送。記者看到,裝油的塑料桶表面布滿的黑色印記,蓋住了原來的白色。

  10時43分,紅專街66號吉麗園過橋米線。該飯店無法提供食用油的進貨憑證,餐具未消毒。

  11時35分,東風街73號的明順烤肉。面積約十幾平方米的後廚竟被間壁出一個小臥室,臥室口就對著灶臺,執法人員當場進行查處。

  11時55分,東風街副79號紅紅火火麻辣燙。執法人員檢查發現,該店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一中年婦女正在後廚炸南瓜餅,鍋內的油顏色發黑,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其停業。

  13時15分,高誼街副41-3號正宗安徽老賈板面王。該飯店同樣未辦理餐飲服務許可證,被當場停業。

  13時28分,紅專街123號紅專拉面館。該飯店餐具未消毒、食品臺賬不健全。

  14時10分,紅專街88號鑫福園家常菜。餐具未消毒、食品臺賬不健全,被執法人員當場查處。

  昨天,道裡區衛生監督所對本報報道《四姐燒烤涮毛肚用口水油》一文中的3家飯店進行處罰,其中位於經緯街9號的『四姐燒烤』店被停業;『川友水煮活魚』因使用禁用色素,『魚酷滋味館』不能提供食用油的進貨憑證,被分別罰款2000元以上。

  


禁用的色素等。

道外飯店用油『來歷不清』

  昨天中午,道外區衛生監督所檢查了轄區內的燒烤涮、川菜館、火鍋店等4家飯店,將其中3家飯店『來歷不清』的食油查扣。

  昨天11時,靖宇街上麻辣新派火鍋店。執法人員進入後廚檢查發現,3個髒兮兮的大塑料桶中裝著油,一個用剩了半桶,另兩個桶用塑料薄膜、膠皮套簡單封口。執法人員要求店內人員出示《食品及原料采購臺賬》時,對方無法出示,只說『送油人』能說清是油的來歷……執法人員還在該店廚房發現了食品添加劑、松肉粉等。執法人員當場取了筆錄,並暫扣3桶油及食品添加劑、松肉粉等,並要求店主接受調查。

  檢查人員來到北十六道街『一品鮮』燒烤涮店。四五桌客人中有一桌點了涮毛肚鍋,在該店後廚,執法人員發現一只鍋內裝著已凝固的涮毛肚湯,店內人稱,這是前一天晚上殘留的沒來得及倒掉。該店無法當場出示衛生許可證、《食品及原料采購臺賬》,並有需要整改的環節,執法人員予以取證調查。北新街『喜子』麻辣燙店後廚發現了一個大塑料桶,上面的罩網內殘留著涮鍋傾倒的殘留物。店內人稱,大桶剛剛刷過,主要用於裝泔水,因為用罩網過濾後殘汁倒進下水道不堵。執法人員當場責令其整改。

  道外區衛生監督所負責人介紹,3月以來,他們已查處違法、無證經營案件40多起,處罰了30多家飯店。本次聯合行動,對發現來歷不明的食用油一律查扣並嚴懲。


髒兮兮的油桶。

南崗用油讓人送全沒有憑證

  飯店用油質量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就餐市民的健康和安全。昨天,記者隨南崗區衛生監督所餐飲服務監督科執法人員檢查了8家飯店,結果竟沒有一家飯店能夠提供食用油的進貨憑證或供應商的資質復印件。

  昨天中午12時許,南崗區文景街116號海鮮小廚。記者隨執法人員來到該飯店後廚,只見裝滿垃圾的藍色塑料桶旁的地上放著兩個已『面目全非』的塑料油桶,油桶沒有蓋子,敞著口,桶內的豆油只剩下一半。記者注意到,塑料油桶的表面被黑色油漬和污漬覆蓋,已經成了兩個『黑桶』,根本看不到裡面的顏色。飯店負責人說,他們用的油都是打電話叫一家糧店送來的,豆油5.0元/斤,色拉油5.2元/斤。油沒了就讓人送,沒有索要過信譽卡或對方的工商、衛生執照的復印件,不清楚對方的資質,只有一個聯系電話。執法人員發現,這家飯店沒有餐飲服務許可證,沒有餐具消毒櫃。在該店還發現兩瓶禁止在烹調菜餚中使用的『添之彩』食用色素,執法人員當場進行查處。

  南崗區浦江路65號安徽草蒸堂牛肉板面店。位於地下室的廚房地上零亂地堆著5個裝油的塑料桶,桶身落滿灰塵,桶上沒有任何標志。經營者說,用油就打電話讓人送來,豆油5.4元/斤,沒有進貨憑證。

  浦江路71號鼎晟飯店。位於地下室的廚房樓梯口放著4個黑乎乎的塑料油桶,有的已經空了,有的剩下半桶油,經營者同樣不能出示油的進貨憑證。

  浦江路上的金師傅米線、排骨米飯、順福華牛肉館、南京灌湯包幾家餐館,經營者都拿不出油的進貨憑證,同時存在洗消間不合格、執業者沒有健康許可證等問題。執法人員當場對這4家飯店進行查處。

  南崗區嵩山路106號川樂大嘴蛙飯店。後廚的地上放著4個裝油用的不鏽鋼大桶,桶上沒蓋,敞口放在地上,油桶上面浮著紅色的辣椒。廚師說,這些油是用材料事先煉制好的,做菜時用。該飯店負責采購的人說,飯店用的油是從糧油店買的,色拉油5.3元/斤,每次打電話要油,但沒有索要過購油票據,也沒有糧油店的經營資質復印件。

  南崗區衛生監督所餐飲服務監督科徐宏偉科長介紹,《食品安全法》規定,餐飲單位在購買油品時,應要求油品供應商提供其資質證明,即有衛生或工商部門頒發的合法的糧油經營許可證的復印件。此外,有一定規模的餐飲機構要建立購買臺賬,食用油的進貨情況應在臺賬中體現出來。對上述8家『問題油』飯店,他們將嚴肅處罰。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責任編輯:強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