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雙鴨山
搜 索
寶清縣多渠道保障農業發展
2011-04-15 10:13:07 來源:東北網-雙鴨山日報  作者:馬淑芬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雙鴨山4月15日訊 2011年,寶清縣圍繞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以典型示范為引領,以規模經營為重點,邁出了農業發展新步伐。

  以堅實基礎鞏固農業。強化中低產田改造和高標准農田示范工程建設,重點搞好『全國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項目和龍頭橋灌區骨乾及田間配套工程。完成深松整地面積70萬畝,農業保險面積100萬畝,農田防護林面積4000畝,不斷提高農業生產抗風險能力。糧食產量力爭突破20億斤。

  以科學技術改造農業。大力推廣農業節本增效技術,發展循環農業、清潔農業、低碳農業和生態農業。積極與高等院校合作,引進優良品種,創建農業高科技示范園區,推廣應用農作物高產栽培及節水灌溉技術。測土配方施肥面積達到50萬畝,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60%。推進畜禽良種化,加快發展奶牛、肉牛、生豬等優勢品種,建設標准化養殖場10個。加速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變步伐。以合作理念推動農業。鼓勵和引導農民通過合種、合租、合作等方式推進土地經營權合理流轉,實現規模種植、連片種植。全年必保完成土地流轉面積62萬畝,重點推進永和豆漿5萬畝大豆種植基地和五芳齋5萬畝水稻種植基地建設。發揮農村致富帶頭人和種植大戶作用,扶持農民發展農機合作社、專業協會等新型合作經濟組織,全縣農民合作組織發展到348個,扭轉農業生產一家一戶、單打獨斗的『小、散、弱』局面。

  以品牌建設提昇農業。大力實施『品牌興農』戰略,加大農產品注冊商標和地理標識農產品保護力度,進一步提昇『寶清大白板』南瓜籽、『寶青紅』紅小豆、『撓力河』毛蔥等優勢品牌。鼓勵和支持現有農產品加工企業提高產品質量、提昇包裝設計檔次,力爭打入國內知名超市,打響農產品品牌。

  以調整結構振興農業。按照『產業調優、品種調特、收入調高』的原則,大力實施『豆改米』和『旱改水』戰略,鼓勵支持創建水稻和玉米種植示范小區,新增水田面積2萬畝、玉米面積37萬畝。通過算賬對比,引導農民發展棚室蔬菜、林果等綠特經濟,落實綠色有機食品種植面積110萬畝。鼓勵支持農民發展勞務經濟,全年轉移農村勞動力6.2萬人次,實現勞務收入4.3億元。通過農業結構的優化,經濟效益的提昇,實現農民持續增收。

  以新型農民發展農業。堅持『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根據農業需求和農民需要,大力實施『專業農民培訓』和『農民素質提昇』工程,著力培養有文化、有素質、有能力的新型農民。引導和鼓勵各村屯結合實際,修訂完善村規民約,轉變農民思想意識和生活習慣,形成文明的民風民俗,使廣大農民真正成為農業發展的主體、農村進步的主力和民主政治的主人。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