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綏化
搜 索
慶安強力實施糧食優質高產工程
2011-04-15 15:03:00 來源:東北網--綏化日報  作者:賀金龍 張貴文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綏化4月15日訊 4月10日上午,慶安縣久勝鎮水稻高產創建園區的標准化育苗大棚內,農民們正忙著往缽體育苗秧盤內撒水稻籽。久勝鎮是綏化市『慶北綏』200萬畝水稻高產創建的園區之一,借助國家農業開發項目之力提昇水稻產能,將采用智能化育秧設施育苗,主栽品種為東農425、北稻1號、龍粳1號等優質品種。今年,這個鎮水稻畝產奔向700公斤目標,高產創建園區面積萬畝,畝產將達到800公斤。

  通過農村產業結構調整,慶安縣以糧食高產創建工程為牽動,提昇水利化、機械化、科技化和良種化,大力發展優質糧食生產,提高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增加農民收入,推進『四大建設』,打造『一縣三區』。

  這個縣以哈伊路為軸,基本上形成了『南部旱田、中部瓜菜、北部水稻』的產業布局。今年將繼續進行產業結構科學調整,構築質量效益同昇的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增加水稻、瓜菜種植面積,穩定玉米種植面積,壓減大豆種植面積,水稻種植面積162萬畝,玉米穩定在80萬畝,大豆面積減至50萬畝,瓜菜經濟作物面積發展到10萬畝。

  大力推進水利化。今年重點完成北蓋渠首改造、同樂蘭河灌區二期工程、雞訥公路沿線兩側水田渠系改造。結合新增田間工程項目,以管道移動式噴灌為主,在南部鄉鎮打造一處旱作農業節水灌溉樣板。

  大力推進機械化。積極向上爭取農機具補貼資金,通過補貼政策的傾斜投放,進一步調整和優化農業機械裝備結構。重點引進大型深松整地機械、玉米聯合收獲機械和水稻插秧擺栽機械,以緩解水稻、玉米面積擴張所造成的機械力量不足問題。組建兩個投資超千萬元大型農機合作社,促進農村土地規模經營,全程機械化耕收。

  大力推進科技化。深入實施『十百千』科技園區示范工程,今年水稻萬畝高產示范區增加到19處。重點以致富、久勝、平安、豐收4個鄉鎮的工廠化育秧基地為載體,以『兩段式』育苗為主推模式,以畝產800公斤為目標,力爭攻關面積突破5萬畝。重點抓好『超早缽育』這項成型新技術的增點擴面工作,以畝產700公斤為目標,力爭發展到30萬畝。配套應用缽體育苗拋秧擺栽、機插深施肥和節水控灌3項增產節本技術,以畝產600公斤為目標,實施面積80萬畝。配套實施旱作農業高產栽培模式,重點推廣大豆窄行密植、大豆玉米4+1和玉米大壟雙行覆膜技術,應用面積分別達到20萬畝、20萬畝和10萬畝,通過模式化栽培實現增產增收。

  大力推進良種化。以北方綠洲稻研究所、源昇河袁隆平水稻育種研究所為依托,培育適合本地積溫帶種植的高產優質品種。引進省農科院所新培育的品種和周邊市縣適合種植的品種。引導歡勝、久勝、豐收等鄉村農民擴大東農428、墾稻12、綏粳4等水稻品種應用面積,力爭達到60萬畝。大豆窄行密植地塊,重點選用墾豐16等矮稈高產品種。

  今年,這個縣將擴大推廣水田『三小變三大』工程,堅持水稻標准化高產栽培模式,依托『慶北綏』200萬畝高標准水田建設、平安鎮6萬畝水田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和優質糧食產業工程標准糧田建設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整體提昇糧食產能。突出綠色食品經濟開發,提昇糧食質量和市場競爭力。立足資源優勢,以農產品加工園區為依托,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

  今年這個縣糧食總產目標增加10%,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10%。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