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18日訊(見習記者 吳萌)記者18日從省政府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我省將在未來5到10年間,努力從根本上扭轉水利建設明顯滯後的局面,通過推進『五大體系』建設,實施『十大工程』項目,使我省在抗御水旱災害、促進糧食穩步增產、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得到明顯改善。
據省水利廳首席新聞發言人、副廳長胥信平介紹,目前我省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滯後問題十分突出。流域性防洪控制工程少,江河堤防標准低,農田抗旱排澇能力差,現有農田水利基礎設施標准低,工程不配套,老化失修嚴重等問題凸顯。為徹底扭轉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我省將實施千億斤糧食產能鞏固提高水利化工程,加強大中型灌區、大中型泵站、旱田高效節水灌溉工程和小型農田水利工程建設,提高農田排灌和農業抗御水旱災害的能力。『十二五』期間,將新增旱澇保收田面積5000萬畝,是『十一五』期末的3.3倍。到2020年,基本建成基礎牢固、旱澇兼籌、節水增效的適應乾旱常態化趨勢的糧食安全水利保障系統。
我省將從土地出讓收益中提取10%用於農田水利建設。通過江河治理新增的建設用地,按政府獲得收益不少於30%的比例,用於當地水利建設。力爭今後10年全社會水利年平均投入比2010年高出一倍,解決我省農田水利長期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
胥信平介紹,水利部門到2015年將重點實施農田水利、農村飲水安全、水資源開發利用、大江大河和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閘)除險加固、水能資源開發、國境界河國土防護、水土保持、河湖生態修復、濱水城市和旅游名鎮水利景觀等十大工程。到2020年將推進五大體系建設,即:糧食安全水利保障體系建設、水資源配置與供水安全保障體系建設、城鄉水利防災減災體系建設、水資源配置和水生態保護體系建設、水管理體系建設。
同時,針對日趨嚴峻的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形勢等問題,水利部門將嚴格實行水資源管理制度,確立『三條紅線』:水資源開發利用紅線,用水效率控制控制紅線,水功能區限制納污紅線。采取對取水總量已達或超過控制指標的地區暫停審批建設項目、落實水資源管理責任等措施提高我省水資源合理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