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嬰用品店銷售的進口奶粉
生活報4月20日訊 近日,哈爾濱市場上有進口奶粉再次提價10%左右,桶裝進口奶粉均價已超過了200元。記者近日調查采訪獲悉,目前冰城奶粉市場洋奶粉的銷量已經佔到市場總銷量的七成左右,主要原因是近些年來頻頻爆發的國產乳企誠信危機事件,大大降低了國產奶粉的信譽度。
為扭轉這一局面,國家質檢總局要求現行所有乳企都要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我省138家乳企僅有75家獲得准入,約有半數乳企退市。目前,我省多家知名乳企正在重新調整銷售布局和品種,爭取重樹國產乳企美譽。
●調查
洋奶粉漲價 消費者仍買賬
『4月初,雀巢奶粉的能恩超級金盾系列上調了零售價格,以900克裝的1段嬰幼兒配方奶粉為例,零售價格從原來的不到280元上調到309元,漲了10%。』19日上午,道裡區新一百超市一位奶粉導購員向記者介紹。
記者當天走訪哈市多家超市及母嬰用品店後發現,美贊臣、雅培、惠氏、多美滋等洋品牌奶粉的售價大多在900克裝220元左右。
據哈市某經銷公司工作人員介紹,近期進口奶粉調價的是雀巢,其他一些洋奶粉品牌雖然有的還沒有『動作』,但按照以往的慣例,調到相近價格是一定的。拿惠氏和多美滋為例,去年上半年這兩個品牌更換包裝將零售價格上調了10%左右,其他進口奶粉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也將售價調到了相同『區間』。據其介紹,從2005年開始,洋奶粉幾乎一年就會提一次價。
記者在調查時發現,雖然與洋奶粉的價格相比,國產奶粉的價格普遍較低,但在消費者心中,國產奶粉卻並不吃香。當日上午,在道裡區麥凱樂超市的奶粉售貨區,一位正在給孫子挑奶粉的女士對記者說,兒媳已經指定了奶粉牌子,說是只能買進口的。據道裡區安隆街可愛可親母嬰用品生活館店長介紹,在該店購買奶粉的顧客中,購買進口奶粉的大約佔到七成左右。
●原因 奶粉事件致國產乳企信譽下滑
記者采訪了解到,哈市消費者對進口奶粉之所以如此推崇,就是在經過多次國產奶粉質量事件之後,消費者對於國產奶粉的信任產生危機,進口奶粉則趁機做大做強。
可愛可親母嬰用品店工作人員對記者說,也說不好顧客是從什麼時候只認進口奶粉的,反正這兩年是越來越厲害。你看看進口奶粉這『陣勢』——櫃臺數量比國產奶粉多、宣傳力度比國產奶粉大、服務比國產奶粉更細致。顧客還能不越來越多?
剛剛當上母親的市民劉翠對記者說,國產奶粉出問題的事件影響太大了,周圍的親戚朋友都是用的洋奶粉,誰也不敢拿孩子開玩笑,所以我也用。並且你看人家宣傳的奶源地如何如何好,生產如何如何嚴格,能不吸引人嗎?記者在現場看到,在半小時時間裡,前來奶粉櫃臺諮詢的七八位母親全都是問進口奶粉的,而國產奶粉的確是少人問津。
●政策 乳企大考 我省乳企半數過關
記者從省奶協了解到,國家質檢總局日前發布公告,要求對現行所有乳企都要重新申請生產許可證。
通過生產許可證審核,按照規定要添置自動清洗、空氣淨化、產品出廠檢測等設備,至少要上百萬元資金。而且新規定對企業的生產廠房、設備、生產工藝、衛生環境和人員培訓等方面也有明確要求,對於每年淨利潤只有幾十萬元的一些小企業,根本無力承擔改造所需的費用。
據介紹,此次我省138家乳企中只有88家提出了申請並獲得受理,50家企業因資金有限或生產規模小選擇了主動退出。最終拿到生產許可、獲得行業准入的有75家,通過率僅佔乳企總數的54.3%,這意味著,其餘63家企業將退出乳業市場。
根據新規定,乳企必須配備相應檢測設備,能對三聚氰胺和食品添加劑等64項指標進行自檢,不得進行委托檢驗;凡未重新獲得生產許可的,將被依法停止生產乳制品及嬰幼兒配方乳粉等產品。
龍丹乳業奶粉銷售總監宋亞飛對記者說,在2010版的審查細則中,規定企業要對奶粉由抽檢變為批檢,還規定要在年底前建立產品的電子追溯系統。屆時從奶源、加工、銷售整個產業鏈都很透明地呈現給消費者,乳制品將更加安全。省奶協相關負責人表示,乳企重塑公信力,不僅僅在於證明自己的質量沒問題,而是在於如何讓消費者相信乳企具備保證質量水平的能力,從而挽回消費者對於國產品牌的信心。
●對策 本地乳企重調銷售布局與品種
作為乳業大省黑龍江,我省眾多知名乳企也開始重新調整銷售布局和研究新品種,推出高科技含量產品和洋品牌搶佔國內一線市場。龍丹乳業根據市場調研,開始研制高端高價嬰幼兒配方奶粉,飛鶴乳業目前也開始力推高端嬰幼兒配方奶粉,定價直追多美滋等國外品牌。搖籃乳業從原來的主打國內三四線城市的營銷戰略變成進軍國內二三線城市,目前公司的產量和銷量均有所提昇。
記者在采訪中獲悉,盡管在高端奶粉市場,洋奶粉十分強勢,市場份額高達七八成。但近期,許多國產品牌也悄然開始了其在奶粉高端市場的爭奪。對國產乳業紛紛加緊高端布局的現象,省畜牧獸醫局相關負責人表示,在消費者日益重視食品質量安全的情況下,國內乳企應繼續提高食品質量安全水平,並研制出符合中國嬰幼兒需求的差異化產品,以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提振消費者信心,進一步做大做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