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4月25日訊 『十二五』期間,佳木斯市將突出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著力發展現代化大農業,全力實施三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核心區發展戰略,加快農業裝備現代化,提高科技支橕能力,轉變發展方式,發展低碳農業,優化產業結構,建成國家糧食安全保障核心區和全國最好、世界先進的『機械化主導、多技術集成、科學化管理』現代農業展示區。 三江平原現代農業綜合開發試驗核心區發展戰略規劃到2015年規劃區糧食產能達到130億公斤以上,其中市屬生產能力達到70億公斤以上,農墾生產能力達到60億公斤以上。為實現上述發展目標,實施十大戰略工程—————
水利化工程:中小河流防洪標准達到20年一遇以上,大江大河防洪標准達到50-100年一遇以上,規劃區灌溉面積達到1450萬畝以上。
農機化工程:各縣(市)區基本實現機械化,農機總動力達到260萬千瓦。
產業化工程:規模以上龍頭企業資產總額達到150億元,實現銷售收入400億元。
畜牧產業化工程:市行政區肉、蛋、奶產量分別達到54萬噸、7.1萬噸和28.7萬噸,牧業產值82億元,標准化規模養殖場達2700個。墾區畜牧產值達到7.12億元。
沃土工程:市行政區50%耕地用上配方肥,耕地土壤肥力逐步恢復;墾區生物有機肥施用面積達到50%,耕地土壤有機質含量實現盈虧平衡。
科技創新與推廣工程:市行政區農業科技貢獻率達到55%;墾區等單位農業科技貢獻率達67%以上。市行政區推廣大豆、玉米、水稻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模式分別達到400萬畝、350萬畝、350萬畝;墾區等單位全面普及大豆、玉米、水稻保護性耕作栽培技術模式。
農產品市場流通工程:市行政區建成111萬噸儲糧倉容,墾區等單位將增加倉容34萬噸;市行政區建設5個農產品批發大市場,墾區等單位建成鐵路戰略裝車點及集裝箱受理站。
農業生態環境建設工程:全市森林覆被率達到19.3%,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0.3%,各農場、管理區城鎮綠化覆蓋率全部達到30%以上。
縣域工業經濟園區提振工程:縣域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100億元以上。
小城鎮和新農村建設工程:10個中心鎮人口達到3—5萬人,小城鎮內的泥草房改造完成98%,小城鎮基礎設施功能較為完善、結構趨向合理。70%的行政村達到新農村建設初步標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