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商執法人員檢查市場上出售的羊肉卷。
東北網4月27日訊 熱氣騰騰的火鍋是市民們最愛的美食之一,羊肉卷則是火鍋中的『主打菜』。昨日,大慶晚報刊發《『家加全』羔羊肉『豬肉摻多了』》一文,報道了在家樂福銷售的『家加全』羔羊肉,不但不是純羊肉,而且已經變質。
文章見報後,引起讀者的高度關注,同時,市工商局食品監管分局執法人員對銷售『家加全』羔羊肉的家樂福超市進行了檢查,發現該品牌羔羊肉已經下架停售。
市民譴責『家加全』羊肉坑人
昨日一大早,看到報道的周先生便給記者打來電話,他說,前段時間,他打算在家涮火鍋宴請朋友,下了班就到超市買了青菜、豆腐等涮品,還買了幾袋『家加全』羔羊肉。
一回家,就與朋友迫不及待地開涮。『這羔羊肉怎麼味道不對啊?』周先生剛說出口,幾位朋友就笑了,說他們也感覺味道不對,但都沒好意思說。
周先生說,當時,鍋裡冒出陣陣的腥臭味令他作嘔,仔細看看袋裡剩下的肉,白花花的,再看袋子背面的標注,『調理羊肉』赫然在目。
『調理羊肉』是啥意思?再看配料,原來是92%的羊肉摻雜了8%的豬肉。
市民劉女士也反映,她在市場買的散裝羊肉卷,下鍋後,浮起一層黃褐色的油脂,泡沫非常多,味道怪怪的。她拿起包裝袋,查看生產廠家和生產日期,可沒看到任何標志,就連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廠家都沒有。
『家加全』下架『宏利晶鑫』仍在賣
昨日上午,記者與市工商局食品監管分局工作人員,一同來到銷售『家加全』羔羊肉的家樂福超市。在超市冷鮮冰櫃檢查時發現,『家加全』羔羊肉已下架停售。
當執法人員要求超市工作人員出示該產品的『三證』,即廠家營業執照、生產許可證及檢疫檢驗證明時,超市工作人員說,這些證件都在哈爾濱總部,但直至記者發稿時,相關證件仍未能向執法部門提供。
隨後,執法人員又來到另一家連鎖超市,檢查了與『家加全』羔羊肉同是青島家加全食品公司生產的『宏利晶鑫』羊肉卷,該肉卷的包裝袋上面印著與『家加全』羔羊肉同樣的配料方式及三個非法定榮譽稱號,執法人員要求超市提供相關證明,但現場未能提供。
記者注意到,這袋750克包裝的『宏利晶鑫』羊肉,售價僅為9.9元,如此低的價格難免讓人生疑,裡面的羊肉到底能有多少?
一位正在購物的市民說,價格低得離譜的羊肉卷,他是不敢買的。
執法人員還介紹說,若超市或供貨商不能提供合法有效的證明,工商部門將會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對這個品牌的羊肉進行罰款和下架處理。
記者還了解到,『家加全』羔羊肉與『宏利晶鑫』羊肉,包裝上所標注的榮譽稱號,頒發部門分別是:全國高科技產業品牌推進委員會、企業推廣專業委員會和中國中輕產品質量保障中心,發牌時間竟同是2010年7月15日。
檢測難題辨別得查DNA
經過冷凍和加工處理後的羊肉卷,再經過包裝,如何辨識真假和質量優劣,往往成為消費者的一道難題。
羊肉卷摻雜使假已成為行業公開的秘密,而如何發現摻假羊肉,工商部門必須要有權威部門的檢測報告,纔能對其作出處罰。質監局則是對加工食品進行檢測,羊肉卷是切割,不算嚴格意義上的加工。疾控中心也只能對肉是否含有病菌等進行檢測。
那麼,權威的檢測報告,到底哪個部門能夠出具?
記者從相關部門了解到,目前並沒有羊肉、鴨肉的檢測標准,有權威的證據證明『兩摻羊肉卷』,則要動用『基因擴增技術』,也就是通常所說的『DNA』檢測。但誰會為了十幾元一斤的羊肉卷如此『興師動眾』,但若拿不到相關部門給出的檢測報告,消費者維權十分困難。
業內支招教您識別真羊肉
羊肉究竟咋辨別真假?記者采訪了海都新港精品火鍋的經理韓彥彬。
『如果不能從外觀上對羊肉卷的真偽進行辨別,從價格上則很容易看出問題。』韓彥彬說,羊肉價格比其他肉類幾乎高出一倍,尤其在秋冬季,羊肉價格更是一路走高,低價羊肉卷,其實是用羊肉的一些下腳料、碎肉,混合牛肉、鴨肉等壓制冒充的,有些甚至連羊肉都沒有,直接就是鴨肉壓制而成。
『一般來說,真正的羊肉卷,零售價格每斤至少要20元以上,成本擺在那裡。如果顧客在火鍋店消費,羊肉卷低於30元一斤,商家根本沒的賺。』韓彥彬說,市場上銷售的10元左右的羊肉卷,無需檢測就知是假的,賣到這個低價,除非攤主自願賠本,但沒有商家會這樣做。
其次,看肥瘦肉分布,也可辨別羊肉真偽。簡單分辨假羊肉卷,最直接的方法,就是看其肥瘦肉的分布。正常的羊肉,肥肉應該是一絲絲夾在瘦肉裡的,分布自然均勻;假羊肉通常是肥瘦各佔一邊,互相分離,用手一捏就會分開,煮熟後更是碎成一片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