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路網構建,使大慶現代道路交通體系更健全。 攝/記者劉為強
東北網4月27日訊 夢有多遠,路就有多寬,大慶正在為可持續發展之夢築路。今年,11項路橋工程在全市范圍內同步開工,69.76公裡的建設總裡程讓大慶現代道路交通體系更為健全,使得乾線交通更加快速高效,城區內網更加通達便捷。
『有車不等於有速度』,這是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近期集中爆發的城市病,如今,大慶交通擁堵病癥日漸顯現。
為了讓城市發展的『血管』更暢通,大慶市建設北一路、南一路快速路工程,主城區東環路、南環路工程,改造拓寬中八路,改造東風新村內經一街、經二街、經三街、經六街、經七街和蘭智路六條道路,打通城區快速通道,橫縱連通城區內經緯道路,保證市民出行不堵車。
『北一路是全程立交,不設燈崗,市民一腳油踩到底,半個小時能在東西兩城跑個來回。』在北一路施工現場,市城建路橋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副指揮侯中秋表示,在方便市民出行的同時,北一路更為城市發展助力。
在規劃圖上,記者看到,北一路的西城末端設在大慶接續產業發展的重要一極——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內,其重要交通樞紐意義不言自明。
『不只北一路,南一路、東環、南環等工程都是依據未來城市建設框架而設。』市城建路橋工程項目建設指揮部常務副指揮劉麗萍說,大慶城區組團布局,區域之間需要快速通道相連,上述幾條路建設就是為城市發展奠定交通基礎。
在加快城市交通框架建設的同時,大慶市還積極消滅東城區斷頭路,對東風新村內主要道路進行改造,讓東城區條條路線可通機場路、世紀大道、外環路等主乾線。『斷頭路打通後,市民出行時間會大大縮短。』施工人員以經六街為例,算了一筆賬,經六街在原毛紡廠前出現斷頭,市民要到唯美主邑、蘭德湖地區需繞行至經九街、蘭智路,需要十五至二十分鍾,改造後,市民直行,一兩分鍾即可到達目的地。
作為關乎城市發展、百姓民生的重要工程,自3月26日開工建設以來,指揮部積極組織各施工、監理單位先後完成了施工現場臨建、材料機械進場等工作,但受地上、地下障礙物影響,工程進展緩慢、障礙重重,只能施工極少部分橋涵、路基處理、人行道板拆除等工作。
截至目前,11條路橋建設已累計完成鑽孔樁386根、承臺13個、墩柱7個、橋梁47片;開挖涵洞18道,完成路基下處理6388立方米,砂礫特殊路基處理21960立方米;拆除路緣石4645米,折除人行道板19242平方米,移植樹木61922棵;進鋼筋7933噸,進場砂礫18.2立方米,進場碎石61808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