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又敢買海鮮了。趙冶 攝
東北網4月27日訊 前段時間,日本核泄漏讓一些市民不敢吃海鮮。4月25日,記者走訪了多家超市和農貿市場了解到,市民擔心海鮮輻射疑慮已基本消除,海鮮銷量增加明顯,與月初相比增加了四成。同時,部分海鮮的價格也有所下降,與月初相比下降了兩成左右。
『前段時間,擔心海鮮會受到輻射影響,一直不敢買海鮮吃,這段時間纔敢買海鮮吃。』在東安市場買海鮮的李女士說。在采訪中,多數市民對海鮮情況持理性的態度,表示已不再擔心海鮮受到輻射,海鮮產品肯定沒有問題,否則不會在市場上銷售。
輻射影響銳減,銷量明顯提高。『前段時間,受日本核輻射影響,海鮮的銷售情況一直很差,每天銷量在五十斤左右。最近一周,海鮮銷量有所提高,與月初相比,提高了四成多,銷售額也從一千多元上昇到兩千元左右。』東安市場海鮮攤主孫女士說。
新瑪特超市海鮮區銷售人員介紹,最近一周,部分海鮮價格下降明顯。海蝦從32元/斤降到28元/斤,大白魚從24元/斤降到19.8元/斤,野生刀魚從22元/斤降到17.8/斤。高檔海產品價格變動不明顯,像海蟹的價格還維持在35元/斤左右,名貴品種的海魚價格也基本沒有變化。
據了解,海鮮價格下降主要是大連、遼寧、武漢等產地貨源充足,批發價格有所下降。東風新村九區批發市場市場部王經理介紹,大慶市海鮮價格受產地影響較大,隨著海鮮產地的供應量增多,大慶市海鮮價格也明顯下降。
對於海鮮價格變化,王經理認為隨著氣溫逐漸回昇,海鮮價格已經進入了下降通道。同時,受養殖成本和運費等因素影響,海鮮價格下降幅度不會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