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大興安嶺
搜 索
大興安嶺積極打造現代服務業快速發展的新林區
2011-04-27 14:12:54 來源:大興安嶺市政府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發展現代服務業是優化區域產業結構,加快轉型發展方式,增強城市對外輻射力的重要途徑,是保持經濟快速增長的必然方向。

  站在這一高度,大興安嶺地區『十二五』規劃確定,從2011年起,大興安嶺把加快發展現代服務作為產業優化昇級的重要支橕,重點發展低碳旅游、房地產業、現代物流、現代市場、特色會展、文化創意等現代服務業,促進第三產業跨越式發展。規劃到2015年,現代服務業實現產值41.9億元。

  按照規劃的部署,大興安嶺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打造中國北部資源型產品集散地。

  針對大興安嶺區域布局,以『一軸兩環』經濟布局為依托,建設『一個園區,四個中心』,培育發展技術裝備和管理水平較高、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現代物流企業,形成快捷高效、經濟合理現代物流服務體系。規劃到2015年,全區貨運周轉量達到4200萬噸,其中,鐵路貨運達到1500萬噸,石油管線輸油達到1500萬噸,公路貨運達到1200萬噸。

  按照確定的目標,大興安嶺構建以塔河為中心的資源型產品物流園區。發揮塔河縣位於大興安嶺中心腹地和區域交通樞紐的優勢,依托古蓮河煤礦塔河物流中心,積極建設以煤炭、林木產品和山特產品為主的綜合物流園,積極引入RFID、嵌入式軟件、MEMS封裝長電科技等現代技術手段,創建先進的物聯網,打造區內運輸半徑3小時物流集散地。

  不僅如此,還將構建差別化、特色化『四大物流中心』。依托加格達奇首府城鎮的區位優勢,建設蔬菜、水果、食品物流中心,構建以農副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為主的消費品集散地。依托漠河縣旅游龍頭優勢,建立以高端零售為主的本土特色旅游產品物流中心。依托興安口岸的對俄區位優勢,在阿木爾林業局建立對俄貿易倉儲物流中心,打造國際物流中轉、加工、倉儲、運輸集散地。依托大楊樹農工商聯合公司農業主產區的區位優勢,建立以農副產品物流為主的綜合物流園,實現物流中轉的專業化、特色化和標准化。

  大興安嶺地處偏遠,是欠發達地區,商貿業發展緩慢。針對這一實際,今後5年,加快發展商貿產業,構建開放性、競爭性商品市場。

  按照建立開放、競爭、有序的現代市場體系要求,根據物流體系布局,建立健全生產資料、生活資料、優勢產品批發、綜合批發市場,形成完備的現代市場體系。

  建立健全現代市場體系。加格達奇建設綠島農副山特產品批發市場、大型連鎖超市、特色產品大市場;塔河建設綠海綜合商貿批發市場,農副、輕工產品綜合市場;漠河建設中俄邊貿交易市場,北極村商貿一條街,興安鎮對俄農副、輕工產品及旅游紀念品綜合市場,洛古河對俄貿易和旅游紀念品綜合市場;呼瑪縣建設農產品批發大市場。

  積極發展多樣化的現代零售業態。以『便利消費進社區,便民消費進家庭』為主題,完善社區的商業服務網點,加快社區商業網點配套建設和老社區商業設施改造。重點發展社區中小型生鮮食品超市、便利店、快餐店、菜市場、再生資源回收網點等。積極發展洗衣、修理等便民生活現代服務業,增強社區在家政、看護、保潔、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等方面的服務功能,建立健全服務規范和標准,滿足城鄉居民日益多樣化的生活需要。在中心城鎮建設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店、倉儲商店、大型綜合超市專業店、專賣店、便利店,積極引進戰略合作伙伴,重點推進加格達奇大型購物中心、百貨店、大型綜合超市建設,推進漠河大型綜合超市、呼瑪百貨店、塔河大型綜合超市建設。規劃到2015年,全區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4億元。

  房地產業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產業,站在發展的高度,大興安嶺加快發展現代房地產業,構建以『候鳥式』地產為主的多元化房地產格局。

  按照生態型花園式發展目標,積極發展候鳥式地產、商業地產,實現城鎮建設、旅游發展、財源建設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

  創新發展思路,發展『候鳥式』地產。充分發揮生態優越、環境優美、氣候冷涼的優勢,順應『南北互補』和『季節性北遷』的發展趨勢,借鑒西雙版納旅游開發『告莊模式』經驗,突出加格達奇、漠河,大力發展『候鳥式』地產。積極建設旅游景點地產、旅游商務地產、旅游度假地產和旅游住宅地產。建設漠河北極村休閑度假山莊、濱水花園、休閑度假別墅、阿木爾藍莓小鎮、韓家園北歐風情小鎮,嶺上風情小鎮、濱水邊城,全力打造全國知名的『避暑勝地』,形成以游帶住,以住帶游的發展新局面,促進旅游業的人流、商流和資金流的常態化發展。

  創新經營模式,發展商業地產。積極探索商業地產的開發運營新模式,積極營建市場化的城市投融資平臺,大力扶持和引進城市開發商(城投公司)、園區開發商和地產開發商,實現產業發展與城鎮基礎設施建設、城鎮體系構建等協同滾動發展。

  今後5年,大興安嶺在加快發展現代物流業、發展商貿產業、現代房地產業的同時,還將大力發展文化會展業,實現文化和品牌引領雙驅動。這期間,深入挖掘文化潛力,加快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推進文化體制改革,規范國營文化企業單位轉制,加強內部機制改革,振興文化產業。緊緊圍繞建設生態文明這一主題,積極建設文化創意產業體系,重點打造本地特色文化體系。深入挖掘大興安嶺精神,黃金古驛道的金文化,龍島和龍江源的龍文化,北極村極北點的北文化,森林生態文化、觀音山的佛教文化,鄂倫春和鄂溫克等民族文化,興安歷史人文文化,保家衛國的反戰文化,重點建設數字化傳媒基地、創造設計基地、地區國家二級群眾藝術館、民族傳統工藝展覽館、公益性博物館、藝術劇院。重點發展文化旅游、文化娛樂及演藝、文化產品生產及銷售、出版發行、體育休閑健身等行業,推進《大興安嶺印象》、《鄂風神韻》、《胭脂情》、《五月杜鵑紅》等大型劇目和《大森林》、《采金小鎮》等電影的創排。形成基礎設施網絡健全、文化產品供給豐富、文化服務優質高效、資金人纔保障有力的覆蓋全區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基本滿足城鄉群眾就近、便捷享受公共文化服務的需求。

  充分發揮品牌效應,大力發展會展經濟。重點辦好國內知名的低碳經濟論壇、北極光節、國際藍莓節、冰雪汽車拉力賽等節會賽事,打造『南有博鰲鎮,北有北極村』的會議經濟品牌,積極承辦國家、國際性會議,全力發展會展經濟。

  充分利用西部開發優惠政策,大力發展總部經濟。利用大興安嶺爭取全面享受西部開發企業所得稅減按15%的政策,吸引國內外大型企業集團以及有影響力的中介服務機構來我區依法設立企業總部(或地區總部)、結算中心、研發中心、數據中心、業務處理中心、采購中心、物流配送中心和分銷中心項目,優先安排進駐規劃建設的對應集聚區和建設用地,實現合作雙贏。利用生態環境的優勢,吸引企業總部建設度假基地,形成企業總部休閑度假群。

責任編輯:張喜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