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社會萬象  >  真情時刻
搜 索
關振中: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赤子情懷
2011-04-28 15:40:16 來源:東北網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報告團成員關振中。東北網記者 孫曉銳 攝

一個真正共產黨員的赤子情懷

哈醫大二院心內科教授 關振中

  我叫關振中,是哈醫大二院心內科教授。從1966年起,我有幸跟隨於老師在防治克山病的崗位上工作了25年。25年,可以說經歷了許多許多,但最讓我難以忘懷的是,於老師作為一個共產黨員的宗旨意識、人格魅力和人性光芒。

  當年的克山病區,陰霾漫天,情景淒涼。日偽時期,日本醫生把克山病當成一種烈性傳染病,穿著防疫服,帶著防毒面具檢查死者,看著十分恐怖。建國後,黨和政府也曾派醫生到病區,但都無功而返。可於老師在病區一乾就是30多年。他說,『我對黨有深厚感情,對農民有深厚感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病區,生活條件十分艱苦。醫療隊的一位司機入黨了,他特意安排一桌酒菜,同大家一起為這位司機祝賀。還鄭重地對這位新黨員說,『入了黨,就多了一分責任,要讓老百姓信服,纔不愧這一光榮稱號啊。』為了給百姓治病,他什麼都豁得出去。患者出現呼吸困難,他就口對口地做人工呼吸。病區患者多,發病急,忙得他連飯都吃不上。直到餓得實在不行了,就用連當地人都無法下咽的餿飯、冷飯充飢。

  1965年春節,於老師和醫療隊的同志正在駐地吃年飯,來人說,興隆二隊的王善珍發病了。他立即撂下飯碗,帶著兩名年輕醫生,頂著鵝毛大雪就往興隆二隊趕。當他們到達時,王善珍已處於心源性休克狀態。他顧不上脫掉外衣,跪在炕上就開始搶救。病人的丈夫看到於老師靴子裡的雪化了,要給他換雙鞋。他說,『病人病情很重,顧不上這些了。』就這樣,診察、用藥,忙了大半夜。病人的丈夫過意不去,勸於老師睡一會兒,他搖搖頭,讓兩個年輕醫生睡下,自己卻一直守候在病人身旁。24小時過去了,當心電圖顯示病人已變成竇性心律時,他纔坐在炕上長舒一口氣。1964年春節前夕,德都縣興隆鄉洪昇村崔振海的妻子發病,一定要請於老師去看。醫療隊的同志們都說,『於老師有病了,還是我們去吧。』他聽後卻堅決地說,『我是來為鄉親們治病的,他們要我去,我也應該去!』隨即,他帶病冒著零下30度的嚴寒,連夜走了30多裡的路纔趕到患者的家。


 

  校園裡的於維漢舉止高雅,風度翩翩。而在病區,這位從小生活在城市,從沒吃過苦的大學教授卻從不叫苦叫累。每年的小年前後到次年3月份左右,是克山病的高發期。為了搶救患者,從1953年到1985年的32年間,於老師有20多個春節是在病區度過的。在病區,哪裡有克山病患者,他就忙碌在哪裡;哪裡有克山病患者去逝了,哪裡的送葬隊伍中就有他的身影。長期的勞累,他患上了肝炎、胃潰瘍、角膜軟化癥。即使這樣,組織上送給他的藥品和食品卻一點都捨不得用,都毫無保留地送給了困難群眾。1974年3月,於老師要從富裕縣繁榮村趕赴齊齊哈爾,參加一個地方病會議並作重要發言。因司機有事不在,就由我駕車前往。那天,雨雪交加,路面上全是冰,就在距離齊齊哈爾還有幾公裡的地方,我駕駛的吉普車翻到了溝裡。汽車頂棚的鐵杠緊緊壓在於老師的後頸上,眼見於老師的臉由紅變紫,呼吸越來越困難。我心想,這下完嘍!於老師讓我給害死啦!我雙手拼命抓住鐵杠,像舉重提杠鈴一樣拼命提拉,拉了十幾下總算把鐵杠拉彎,他纔解脫出來。當時,我急的直跺腳,眼淚已經掉了下來。可於老師開口的第一句話卻說,別緊張,責任不在你。我顫抖著,把他拖到車墊子上躺下,等待救援。疼痛使他的頭不住地冒汗,他卻還在自言自語地說,開完會得去內蒙,研究治療阿榮旗的病。救援人員趕到後,把於老師送醫院拍片,他4-5腰椎壓縮性骨折,必須住院治療。治病期間,他一邊忍著劇痛進行超常恢復鍛煉,一邊研究克山病的相關資料。醫生們勸他說,你還是多休息吧,身體總動不利於恢復呀。於老師卻說,『時間不容人啊,病區的百姓在等著我那。』

  在病區,於老師從不擺教授的架子,把農民當作自己的朋友,是老百姓最親近、最信賴的人。他稍有閑暇,就到村民家問寒問暖。村民們一見到這位穿著朴素,平易近人的教授,就喜在心裡,樂在眉梢。大家都親切地叫他『老於』。『老於,今天到我家吃飯吧!』『老於,我家孩子病了,你來給看看……』成了掛在村民嘴邊的口頭語。他給病人看病從沒嫌過髒,沒嫌過味,不管衛生狀況如何,他上炕就坐,不管孩子有沒有鼻涕,拉過來就抱在懷裡。每次下鄉巡診,他總是和大家一樣背著心電機和小型光機,冒著刺骨的寒風,坐著馬爬犁巡回在分散偏僻的大小村落。由於經常在各村屯搶救病人,也為了節省時間,很多時候他幾天回不了駐地,趕到哪裡就住在哪裡。有的老鄉家的被褥長時間沒有拆洗,被頭又髒又硬,可他覺得蓋在身上很是暖和。一天,早上起來我感到身上很癢,翻開衣服一看,是生了虱子。於老師說,『這不算事,學我。睡前把衣服脫下來,掛在窗簾鉤上。早晨把衣服拍打拍打再穿上就沒事了。』幾十年間,他就是這樣從容不迫,先後救治了6000多患者。被鄉親們譽為『百姓的教授』、『百姓的好醫生』。

  於老師常跟我們說,『老百姓把生命和希望都交給了我們,我們一定要為他們盡責。』他還囑咐我們說,『一個好醫生是在病人的身邊成長起來的。不僅要傾聽患者的聲音,看患者的表情,還要細心觀察他的痰、他的尿、他的便,只有這樣纔能真正地了解病情,對癥下藥。』於老師的這番話,是對我們醫療隊的要求,更讓我明白了他為什麼和病區百姓走得那樣近,處得那樣親。他做任何事情,既注重解決當前問題,又特別著眼長遠。他到病區不久,就著手培養當地的防克員,要給農村留下一支不走的醫療隊。1958年,克山縣北蓮鄉北蓮村災情嚴重,患者接連不斷的死去。20歲的小學教員楊登嶺,因害怕傳染上克山病跑回了縣裡。可於老師每天為鄉親們到處奔波的身影在他心裡總是揮之不去,他覺著有點不對勁,就又回到村裡,找到於老師說,自己已決定改行,報考了護校,並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防克員。在富裕縣繁榮鄉豐田村,他自己買黃豆,在村裡開設了小兒食堂,45名四至十二歲的孩子喝上了免費豆漿,吃上了豆粉饅頭。他幫助村裡打了一眼180多米的深水井,建起了井房,使村民在上個世紀80年代就吃上了甘甜的自來水。五年以後再次回訪,村裡的了大骨節病、克山病消亡了。當他看到孩子們那天真爛漫的笑臉時,他滿意地笑了。

  於老師說,『老百姓永遠是天,作為共產黨員就要為百姓出力,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這是他一心為民、一生為民的真實寫照,也是他為百姓忘我奮斗的動力源泉。他為我們樹立了一面旗幟,鑄就了一座豐碑,向黨、祖國和人民交出了一份大愛大美的人生答卷。

  附:關振中簡介

  關振中 滿族,1940年5月出生,大學學歷,教授。大學畢業後留校任教,在哈醫大二院心內科工作至今。是於維漢同志的學生、同事和朋友。

首頁  上一頁  [1]  [2] 

責任編輯:王凌霞

【專題】於維漢先進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