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4月28日訊 28日,由省糧食局組織的全省糧食加工產業發展推進會議在綏化召開,該會具體落實推進糧食加工產業大項目建設措施,力爭延長產品鏈條,做到吃乾榨盡、出精品,將原字號農產品變成加工龍頭企業的原料,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建設糧食加工產業。全省13個地市政府和糧食主管部門項目負責人參加會議。
我省發展糧食加工產業最大的優勢是有雄厚的糧源優勢。水稻全部是全國稀有的優質粳稻,大豆全部是非轉基因大豆。近年來我省糧食綜合生產能力不斷提高,商品量始終居全國第一位。豐富的糧源為開展糧食精深加工提供了雄厚的原料資源。
2010年,全省有糧油加工企業1650戶,工業總產值748.3億元,同比增加18%;產品銷售收入768.8億元,同比增加28.6%,利稅總額18.9億元,利潤總額12.4億元,年末從業人數8.8萬人。我省雖然是產糧大省,但目前還不是加工大省和經濟強省,與其他先進省份相比還有較大差距。據2009年國家糧食局發布的各省糧食加工業總產值、產品銷售收入、工業增加值3項指標統計顯示,我省在全國綜合排名僅居第7位,前6位分別是山東、江蘇、河南、湖北、廣東、安徽。其原因在於,當前我省糧食產業集中度低,大型糧食產業化龍頭企業少,規模小,落後產能嚴重過剩,產業鏈條短,產品科技含量和產品附加值低,沒有形成相互關聯的產業集群。品牌多而雜,名牌產品少,產品市場競爭力不強。加工龍頭企業與原料基地連接不緊密。多年來我省糧食加工產業發展管理體制不順,分工不明確,缺乏科學規劃、系統指導和有力推進。
會議指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糧食加工產業的發展,將其作為全省重點發展的十大產業來抓。糧食加工產業的大發展和快發展要堅持高起點、高標准、高水平。我省要重點發展米糠油、米糠蛋白、纖維食品。注重開發肌醇、谷維素、氨基酸、維生素E等營養保健食品的生產。大力推廣稻殼發電生物質能源等綜合利用項目,支持和引導企業不斷延長產業、產品鏈條,實現對水稻資源的全部利用。有序發展玉米深加工產業。重點發展以玉米淀粉為原料的深加工產品,功能性食品添加劑,聚谷氨酸、醇酮類等化工產品,化工和精細化工產品,化工醫藥類等產品。積極發展大豆加工產業。實施大豆產業振興戰略,打造『龍江非轉基因』大豆產品品牌,促進大豆產品多元化發展,大力提昇大豆食用油的加工水平和產品檔次;重點擴大大豆分離蛋白、濃縮蛋白、組織蛋白產品的開發生產能力和規模化生產;積極開發豆粉、豆漿、腐乳、腐竹等傳統大豆系列餐桌食品的生產,拓寬國內外市場。適度發展小麥加工產業,提高我省優質小麥加工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專用面粉、營養強化面粉、方便面制品、掛面、濕面、預配粉以及副產品麩皮和小麥胚芽深加工。
會議強調,2011年是『十二五』開局之年,也是打響產業大項目建設三年攻堅戰的第一年。2011年要著力抓好投資1億元以上的68個糧油加工項目,重點跟蹤推進省政府與各市(地)簽訂責任狀的23個糧食加工產業大項目建設。年內要確保建成一批,投產一批,開工一批,儲備一批。各地糧食部門要盡快地通過對接和調查摸底,將每個項目一一落實。積極協調落實糧食加工產業發展的扶持政策,積極搭建銀企對接、科企對接、工商對接的平臺,幫助項目建設單位和企業解決好項目融資問題、技術問題和市場問題等。年內全省要通過政策扶持引導,技術改造昇級,產業產品鏈條延伸,發展綠色循環經濟,戰略聯合重組及促進企業滿負荷生產,達產達效等措施,重點培育18戶銷售收入在10億元以上的重點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