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4日訊 5月1日起,《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簡稱《規定》)要求售樓處必須在醒目位置將在售房源明碼標價。而記者在近日對哈市各樓盤的暗訪中發現,大多樓盤未按規定明示『一房一價』。
在群裡新區一售樓處內,一面牆上掛滿了『五證』和戶型圖,但記者並未在售樓處看到房源價目表。當記者向置業顧問詢問『一房一價』應明示時,對方從前臺拿出了一本文件夾告訴記者:『房源和價格都在這上面,涂了橙色的是賣出去的。』她隨後又補充道:『售樓處只有三本價格表,只能供客戶翻看,哪間戶型的價格我們都能背下來。』在南崗區哈西大街的幾家售樓處記者發現,置業顧問們都是口頭介紹,沒有一家執行明碼標價。在一家售樓中心,一位置業顧問抱著個文件夾穿梭在人群中,不時地給看房者翻看,並表示所剩房源不多,讓看房者盡早出手。
『價格沒有公示,如何打擊價格欺詐?』面對記者的提問,置業顧問表示,因為樓盤的價格表數量太多,不可能全部公示出來,『顧客看好了哪間,我們就給他報實價。』此外,《規定》中提到,與商品房價格密切相關的因素,如水、電、燃氣、供暖、通訊等基礎設施配套情況,套內建築面積和分攤的共有建築面積等,但記者所到樓盤沒有一家能夠按規定進行標示。
《規定》也把二手房列入其中,但未見哈市一家中介機構執行該規定,業內人士表示,二手房買賣可以討價還價,要實行明碼標價難度很大。道裡區經緯街一家房屋中介的負責人表示,二手房的價格由業主制定,價格也可由買賣雙方商討決定,在這種情況下,明碼標價也就沒有什麼實質意義了。記者從省物價監督管理局了解到,各地物價監督部門即將開展商品房明碼標價專項檢查。重點打擊不按規定進行明碼標價、利用標價進行價格欺詐等價格違法行為,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將按照有關法律、法規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