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地方新聞  >  牡丹江
搜 索
鳥類新貴越來越多 三種國鳥游歷牡丹江人民公園
2011-05-04 11:10:18 來源:東北網-牡丹江日報  作者: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灰鶺鴒

戴菊

  東北網5月4日訊 5月2日6時許,牡丹江市人民公園突然飛來千餘只小鳥。它們時而結對飛翔,時而輕掠水面,壯美景觀引得市民流連忘返。攝影愛好者經過拍照和細心觀察,發現鳥群中不但有柳鶯、灰頭?、葦?、鶺鴒,還有貴為其他國家國鳥的家燕、戴菊和紅隼。

  5月2日6時許,千餘只鳥時起時落,像一道流動的風景漫過我市人民公園上空。頃刻間,有的小鳥躍上枝頭高歌,有的則紮進湖裡戲水,將公園的小橋流水點綴得更加春意盎然。晨練的市民看到這樣的景觀,不由得贊嘆起公園的良好生態環境來。『太美了!這簡直就是一幅清新靈動的畫卷。』當日,在人民公園『蹲點』拍鳥的張景祥和張希舜兩位攝影愛好者,見此情境喜出望外,端起照相機迅速按動快門,將這難得一見的景象攝入了鏡頭中。

  拍攝過程中,張景祥和張希舜還發現鳥群中有一種長著金黃色頂冠紋,體型嬌小且色彩明快的小鳥,仔細辨別發現是戴菊。此鳥身長9厘米左右,形似縮小版的柳鶯,穿行於公園的松林中,發出一種吱吱的清脆叫聲。其實初次到訪我市的戴菊,還有一個顯赫的身份,就是它是盧森堡大公國的國鳥,也是世界最小的鳴禽之一。當日,張景祥和張希舜還在鳥群中發現了家燕和紅隼,這兩種鳥分別是愛沙尼亞和比利時的國鳥。張希舜說,牡丹江至少有5種以上其他國家的國鳥,像以色列的國鳥戴勝和瑞典的國鳥烏鶇也曾到訪過我市。據說,這些美麗的鳥對生態環境非常挑剔,它們首次來人民公園,不僅證明這裡的生態環境良好,也壯大了我市的鳥類種群。

  據攝影愛好者不完全統計,以前在人民公園,有記錄的野生鳥類不到20種,而現在幾乎每年都有鳥類新成員駐足公園,鳥類『新貴』越來越多,不少候鳥甚至變成了留鳥。

  相關鏈接

  戴菊:是最小的鳴禽之一,體長8—11厘米。長著綠白色的身體,在它們的頭部有鮮黃色的條紋,主要棲息在松柏林裡。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在中國大陸,主要分布於青海、甘肅、西藏等地。

  紅隼:小型猛禽,分布於非洲、古北界、印度及中國;越冬於菲律賓及東南亞。

責任編輯:代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