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大興安嶺5月9日訊 充分利用我區豐富的水能、風能、太陽能等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這是大興安嶺地區『十二五』規劃當中關於發展新興戰略產業的一項重要內容。
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我國經濟領域的一場深刻變革,以科學發展為主題,以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的發展思路為各地指明了前行方向。
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們對能源的需求也在飛速增長。發展清潔、安全、經濟的新能源、調整能源發展方式,已經成為國內外普遍的共識。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歷史機遇,充分利用大興安嶺豐富的資源,大力發展新能源產業,為實現綠色崛起的戰略目標奠定良好的基礎,我區具有一定的優勢。
從今年開始,國家《大小興安嶺林區生態保護與經濟轉型規劃》、二期『天保』工程正式實施,我區還享受西部大開發以及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等政策。這些政策的疊加與組合,為我區加快推進轉型發展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機遇。作為首個國家級低碳經濟示范區,我區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和實施低碳綠色發展戰略上搶佔了先機。我區重點發展清潔能源等新興產業屬於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支持的范疇,這將為我區經濟轉型贏得更多支持。
『十二五』開局之年,按照地區『兩會』的部署,今年我區將加快發展清潔能源產業。塔河興森生物質能源項目11條生產線力爭全部建成投產,法國達爾凱生物質能源項目爭取開工建設。塔林西水利樞紐項目爭取盡快通過國家發改委批復立項,三間房水利樞紐項目爭取通過水利部預審。力爭清潔能源實現產值1760萬元,增長131.6%。
按照『十二五』規劃,未來5年,為了發展新能源產業,構建全省清潔能源示范基地。我區將緊緊圍繞生態功能區建設,重點開發水能,穩步開發生物質能,探索開發風能、太陽能,建立起以可再生能源為主的低碳能源結構,打造國家級清潔能源示范基地。規劃設計到2015年,全區新能源發電裝機容量210萬千瓦,產值30億元。
——積極推進水資源開發。重點實施主乾流域梯級水利工程和農村小水電工程,引進華能、大唐等戰略投資者,加快推進呼瑪河五級、額木爾河九級全流域梯級水利開發項目,重點建設塔林西水利樞紐工程、三間房水電站、白哈橋水電站、餘慶屯水電站項目、額木爾河水電站等項目。加快推進塔河、加區、嶺南地區農村小水電建設,重點建設那都裡河、古龍乾河、湖通河水電站項目,實現水電的有序開發。
——穩步發展生物質能源。充分利用林區撫育、采伐和加工剩餘物,積極引進國際國內先進適用技術,大力發展生物質能源發電,重點在塔河、漠河、呼中、松嶺建設三期興森能源生物質發電項目,建設呼中10萬噸固體生物質燃料生產項目、松嶺大信木質顆粒擴建工程。以麗雪馬鈴薯薯渣和汁水資源化項目為突破口,逐步開發非糧食作物生物質能源,引進第二代燃料乙醇技術。在農村地區建設庭院式沼氣池,推廣沼氣利用新技術,滿足農村能源需求。
——探索利用風能和太陽能。在呼中、南瓮河等自然保護區和無電村屯,建設中小型風光互補發電場試點項目。建設加區、松嶺光伏發電項目,引進儲能技術和設備,實現與風光互補錯峰發電。全區建設安裝單機容量1500千瓦風力發電機組,加格達奇大子楊山安裝33臺,漠河鼾道口安裝30臺,新林塔源鎮安裝20臺,塔河安裝30臺,呼瑪北疆鄉落馬湖安裝20臺,呼中安裝33臺。
產業發展的方向十分明確,一個個項目更是具體、實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隨著一個個大項目的建成,一個『綠色能源之都』將在中國最北部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