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山病的『克星』
——追記我國克山病防治泰斗、中國工程院院士於維漢
中國共產黨黨員、中國民主同盟盟員、原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於維漢於2010年11月17日因病逝世。
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國家副主席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國家有關部委負責人,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黑龍江省人民政府省長王憲魁等領導發來唁電、敬送花圈。
中共黑龍江省委書記吉炳軒受胡錦濤總書記的委托前去於維漢家中探望,轉達了胡錦濤總書記的親切慰問。
於維漢,1922年1月出生於遼寧省大連市,1938年考入原滿州醫科大學,1945年畢業考入大連醫學院攻博士學位,同年參加革命工作。1948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任中國醫大二分校軍醫。1950年晉昇為副教授,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附屬醫院內科主任。1964年任克山病研究室主任、教授,1978年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克山病研究所所長。1978年擔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校長。1982年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博士後流動站合作導師。1984年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名譽校長。1987年任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地方病控制中心名譽主任。1997年被評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於維漢還曾擔任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領導小組科學委員會主任委員、衛生部地方病專家諮詢委員會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地方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黑龍江省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席。曾任日本醫科大學、久留米大學等4所國際知名大學的客座教授。於維漢為第十一屆中國共產黨全國代表大會代表、第四屆和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自投身克山病研究以來,於維漢以勤奮探索、甘於奉獻的精神,為我國克山病防治工作奉獻了一生。
挺身而出,投身克山病防治事業
克山病屬一種驟然發作、發病人數多、死亡率高的地方性心肌疾病。1935年冬克山縣張雲輔屯死亡70餘人,由此被稱為『克山病』。這種病並不僅限於克山縣,黑龍江省乃至全國很多省份的農村均有此病發生。因此,控制和消滅克山病成為醫學界的一項課題。
1953年冬,哈爾濱醫科大學接到黑龍江省委指示,派於維漢參加克山病搶救工作。他迅速奔赴我省克山縣農村的重病區,開始了制伏病魔的戰斗。這一仗一打就是半個世紀。
工作伊始,於維漢決定『從頭開始,從調查研究開始,從搜集第一手材料開始』,常年奔波在黑龍江省北部克山病的重病區克山、北安、德都等地,深入進行調查研究。於維漢在病區不分晝夜地診察、治療、搶救,他常常趕幾十裡,甚至上百裡路去病人家,顧不得暖暖凍僵的手,就跪在炕上為病人診病。為搶救重患,他常常幾天幾夜不休息,實在困得受不了就蜷在病人身旁瞇一會兒,餓了甚至連農村人都無法下咽的餿飯、冷飯也能充飢。每到冬天發病的季節,他和助手就在克山病病區沒日沒夜地奔波,診斷治療、積累資料。有的病人出現呼吸困難,於維漢就口對口地做人工呼吸。
1958年,村民畢愛蘭年僅25歲患上了克山病,就在她快要絕望時,於維漢走進了她家。此後每年夏天和冬天於維漢都會到家裡為她檢查,送來藥物。後來她的女兒15歲時也突發克山病,病情危重。於維漢聞訊冒著大雪趕來,在炕上守了一天一夜,使孩子轉危為安。
一年冬天,於維漢從病區趕赴齊齊哈爾開會,由於雪深路滑,車子翻到了溝裡。於維漢脊椎傷情嚴重,被送進醫院,躺了兩個月,這期間,他也從未間斷研究克山病防治工作。於維漢工作繁忙,顧不了家事,母親病重去世,他都沒能送一程。當他看到母親去世的電報,泣不成聲,這成了他一輩子的心痛。
文革期間,於維漢遭受迫害,蒙冤隔離18個月。1969年8月,他在解除隔離後的第二天就奔赴富裕縣病區開展克山病防治研究工作,而後在農村生活工作了整整兩個年頭。1953年到1985年32年間,於維漢常年在克山病重病區奔波,救治患者,積累了克山病防治研究經驗。1961年,他提出了克山病病因假說,指出克山病發病與單一膳食條件有關,是一種與營養因子有關的地方性心肌病。1973年,他明確提出克山病營養性生物地球化學病因學說,並做了大量創新性研究工作,為克山病病因研究開拓了新的途徑。
經過艱辛努力,於維漢和以他為代表的克山病醫務工作者拯救了我國16個省區309個縣(旗)、1.24億病區人口,使病區徹底擺脫了克山病魔的侵擾。在克山病區防治一線,哪裡有克山病患者,哪裡就有他的身影,為了病區百姓的健康,他有20多個春節都是在克山病重病區度過的,人們深情地稱他為『百姓的教授、百姓的好醫生』,被同行稱為『我國克山病防治泰斗』。
努力探索,大力推進地方病防治工作
1964年,中共中央北方地方病領導小組決定創建克山病研究室。在於維漢的主持下,在哈爾濱醫科大學創建了克山病研究室,後擴建為研究所,於維漢為首任研究室主任、所長。他走遍了全國16個省、自治區的170個克山病病區開展調查研究,培訓當地醫生;他與同事們一起調查60餘萬人,搶救醫治6000多位患者,獲取了大量第一手材料,掌握了克山病的流行病學特點、發病規律、臨床表現和病理改變,確定了防治措施。同時,在克山病的臨床診斷、分型等方面都有重大建樹,制訂了我國克山病診斷標准。在克山病臨床治療上,探索出亞冬眠、適當補液治療急型克山病的有效方法,挽救了無數病區人民的生命。
1984年,他主持領導了由7省市、17個防治科研單位組成的歷時三年的雲南楚雄克山病綜合性科學考察,進一步推動了全國和全省的克山病防治工作。在他及他的團隊的努力下,黑龍江省自1991年以來已經十多年沒有急型克山病發生。
於維漢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國際心肌病學者的關注。1979年以來,他先後15次赴日、美等國家參加國際會議和學術交流。1982年他應邀出席了在布拉格召開的第14屆世界內科學會議,被選為心肌代謝組執行主席。1984年,他在東京心肌病國際學術會上發表的論文受到高度評價。
於維漢防治研究克山病成果豐碩,多次獲得國家和有關部門的科研獎項。1978年,他負責的科研課題,有4次獲全國科技大會獎;4項獲國家醫藥衛生成果獎;他所主持的楚雄克山病綜合科學考察獲1990年衛生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他在國內外發表論文近百篇,專著多部,其中,他主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地方病與環境圖集》,為我國地方病控制提供了堅實的科學依據。
竭誠奉獻,獲得廣泛認可與尊敬
1978年起,於維漢先後擔任哈爾濱醫科大學副校長、校長、名譽校長,他把自己的科學研究方法和國際先進教學經驗,運用到學校管理之中。在任副校長、校長期間,堅持原則,光明磊落,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多次出席國際學術會議,擔任大會執行主席,美國華盛頓大學等4所大學多次提出與其合作並邀請講學。
經於維漢院士引薦,哈爾濱醫科大學共派往日、美、加、英等國家和地區著名醫科大學研修、攻讀研究生和參加學術會議人數多達2500多人次。他從教近60年,1978年起開始培養心血管疾病和地方病(克山病)的研究生,20多年共培養碩士生38名,博士生32人。目前,於維漢培養的學生在國內外科研機構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部分成為國內外知名學者。
於維漢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後,從來不領取院士津貼。2000年,他用院士津貼設立了『於維漢院士貧困大學生獎學金』,資助貧困優秀大學生。
於維漢的逝世在龍江大地引起廣泛震動與反響。光明日報、健康報、中國教育報、科技日報、科學時報,黑龍江日報、黑龍江晨報、黑龍江電視臺、生活報,哈爾濱日報、新晚報,新華網、人民網、新浪網、東北網等媒體做了報道。哈醫大教職員工獲知他逝世的消息,紛紛表示遺憾,許多人不禁熱淚盈眶。於維漢的學生們追憶起老師的教誨與美德,很多人失聲痛哭,陷入深深的痛苦中。在於維漢的追悼會上,繁榮鄉、永進村的村民代表,面對他們的恩人長跪不起,不讓他『走』 … …
生前,於維漢在1956年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1962年至1966年多次被授予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勞動模范和標兵;1978年被黑龍江省科學大會授予『科學標兵』稱號;同年全國科學大會上獲特殊貢獻獎;1979年至1981年連續被評為黑龍江省勞動模范;1973年至1994年先後多次被評為全國地方病防治先進工作者。於維漢的先進事跡,曾多次被《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健康報》、中央廣播電臺以中、英、日文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