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日報5月13日訊 承載著哈爾濱幾代人夢想的地鐵1號線,經過近3年的建設,如今已有15座車站主體竣工,區間隧道完成7.3公裡。哈爾濱地鐵工程已經進入到了關鍵時期,隧道貫通、軌道鋪設、車輛基地和部分車站裝修工程等重要節點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25日,記者來到暗挖施工的教化廣場車站進行探訪。
沿著哈市南崗區東西大直街驅車而行,來到教化廣場立交橋下方,記者沿著不到半米寬的300多個臺階,經過20多分鍾的輾轉周折,鑽入地下二三十米深的地鐵施工現場。首先感到的是隧道裡十分潮濕,而且煙塵很大。隧道是用鋼柱支橕臨時支護,工人們只能在僅有二三米寬的鋼柱支橕空隙間作業。負責施工的中鐵22局6標段的李民書記告訴記者,暗挖法與礦挖法極為類似,首先要闢出一條垂直通往地下30米的通道,再對周邊地層進行預加固和預處理。
暗挖的關鍵在於精密的平衡。據李民介紹說,2010年4月暗挖導洞施工開始,當進行上導洞施工時,遇到了難題。監測發現導洞沈降過大,便立刻停工查找原因,結果竟是既有的7381隧道沈降不均而影響產生,需要調整工序,於是我們采取先進行下導洞施工。然而工序的調整並沒有徹底解決施工難題。監測再次顯示,既有的7381隧道頂部出現2毫米裂縫,底部仰拱出現3毫米裂縫,長度沿隧道約30米。便再次請來專家組展開論證。必須采取支橕保護洞體,采用鋼立柱的門式架來加固隧道,這樣纔使暗挖施工得以順利進行。這種方法不僅造價高,且工效很低,是所有挖掘法中最為復雜的一種。但暗挖的最大優點是對地上幾無乾擾。
據了解,教化廣場站是哈爾濱地鐵施工建設中唯一的暗挖車站,它與其他城市暗挖法卻有著不同的技術難點。對原有7381隧道改造擴挖也是這個標段的一大難點。洞內滲水嚴重,稍有不慎便會塌方;更有難點改造段需要穿越濱綏正線下和教化立交橋基礎橋樁間,屬於地鐵施工特級風險源,施工技術國內尚屬首例。面對哈爾濱地鐵施工一個個『攔路虎』、『絆腳石』,中鐵二十二局集團六公司的建設者們,沒有半步退卻,他們采取的打法就是『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下面不能上廁所,不能抽煙,手機沒信號,沒有陽光』。工人小胡告訴記者,在這裡工作不僅環境艱苦,而且在體力和精神上都要承受煎熬,但收入相對來講還豐厚,所以他很滿意這份工作。
今年,哈爾濱地鐵一期主體工程將進入最後施工衝刺階段。據了解,地鐵1號線工程需下穿地下橋、天橋、鐵路橋、立交橋等橋梁21座。截至目前,全線已順利下穿寬城地下橋和醫大二院至黑龍江大學區間的2座天橋;正在下穿施工的有和興立交橋、教化立交橋、道外十四道街地道橋,並將於5月鋪設軌道等。到2012年年底,地鐵1號線實現通車後,將進一步激活城市資源,拉動產業發展,構建以地鐵為骨乾的現代化立體交通大格局。屆時,市民從城東到城西,全程只需28分鍾。而未來哈市地鐵網絡建成後,乘客還將實現不出站就可以便捷地換乘其他地鐵線路,用最短的時間到達目的地。居住和工作在地鐵沿線的百姓,將極大地享受到地鐵帶來的便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