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17日訊 樺川縣把關注民生作為『十二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堅持以民生為重、民生為大、民生為先,全力實施六大民生工程,逐步提高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
大力推進校際條件均衡化。實施標准化學校建設工程和農村學校『教育信息化』工程,到『十二五』期末,將完成20所標准化學校建設,全縣50%以上的中小學校安裝『校校通』設備。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加強實習實訓基地建設,打造精品、特色專業,建立兩個300平方米的汽車修理廠房和機械加工實訓廠房。加大學前教育投入,完成悅來鎮中心幼兒園等4個學前教育試點項目。
全面提高醫療服務水平。積極推進基層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面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大力發展社區民生服務,建設標准化縣人民醫院、中醫院和婦幼保健院,在9個鄉鎮分別建設1個標准化村衛生所。加大慢性病防控示范區工作力度,有效降低慢性病發病率。加強食品、衛生安全監管,嚴厲打擊非法行醫等違法行為。建立醫療應急培訓基地,帶動全縣醫療水平提昇。
加大廉租房、農村泥草房、棚戶區改造力度,改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引導農民應用新技術、新材料,建設新型住宅。『十二五』期末,全縣農村住房磚瓦化率達到85%。大力推進濱江生態建設,抓好城鎮道路網絡化建設,形成三縱、三橫道路網。改造昇級城鎮集中供熱設施,新增供熱能力300萬平方米。建設樺樹萬噸位淨水廠工程,加快供水管網改造,自來水入戶率達到100%。建設城鎮污水處理廠二期工程和城鎮垃圾無害化處理廠,污水和垃圾處理率達到100%。
改善創業和就業環境,培育新的就業增長點,逐步消除零就業家庭。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發揮星火朝鮮族鄉的民族優勢,促進農村勞動力向國外轉移。公開招錄優秀大學生充實到事業單位。『十二五』時期,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
推動城鄉各類政策性保險覆蓋面。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提高待遇標准,強化基金征繳、支付和管理,逐步建立低保標准與社會發展相適應的自然增長機制。『十二五』期末,職工醫療保險覆蓋將達到100%,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覆蓋達到98%以上,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100%。全面實施農村特困戶救助和農村五保戶集中供養,加快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擴建中心養老院。構建困難群眾救助網絡,定期深入基層為貧困家庭送學費、送信息、送項目、送資金,並建檔立案,開展跟蹤上門服務。
加快構建覆蓋城鄉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大力實施『文化民生』工程,建設樺川縣文化藝術活動中心和大型綜合體育館,加大對農村文化事業的投入,普及文化活動室,建設50個農民健身場地、30個燈光籃球場。以『紅色的記憶』為主題廣泛開展群眾性文化活動,紮實推進『新農村文化帶頭人』工程,繼續開展『送書、送戲、送電影』文化『三下鄉『活動,豐富城鄉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