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黑龍江圖片新聞  >  科技衛生圖片
搜 索
龍江醫派——傳承黑龍江中醫藥文化與學術精華
2011-05-18 10:28:29 來源:東北網  作者:吳萌 王蕊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龍江醫派——傳承黑龍江中醫藥文化與學術精華

  『龍江醫派』是我國近現代北方新崛起的中醫藥學術流派,是黑龍江省獨特的歷史、文化、經濟、地理諸多因素作用逐漸形成的,有著鮮明地域和黑土文化特色的學術流派,在近百年的發展中,薪火相傳、不斷創新,形成了鮮明的學術特色。

  高仲山是我國近現代著名中醫學家、著名中醫教育家,為黑龍江省四大名醫之首,黑龍江中醫藥大學與黑龍江省祖國醫藥研究所創始人,為現代黑龍江中醫藥事業做出了卓越的開拓性和奠基性貢獻。2010年,時值高仲山先生百年華誕之際,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副局長李大寧指出,是高仲山開創了『龍江醫派』。為了紀念高仲山,黑龍江中醫藥大學整理了高仲山在開創龍江醫派中的學術思想、臨床經驗、教學與管理實踐等,組織編寫了《龍江醫派創始人高仲山學術經驗集》,是高仲山六十載臨證經驗之菁華,是『龍江醫派』精髓之匯聚。 【詳細

  集各家所長創龍江醫派重視教育培養中醫人纔

  黑龍江省中醫興盛於清季中葉。當時,康乾文字獄致使一大批讀書世家即流人流寓本省,加上外來移民等,均對黑龍江省文化、醫學的發展起了重要作用。作為龍江地域發展起來的中醫學派,龍江醫派體現了地域性、學術性、繼承性、輻射性、群體性等特點。作為創始人,高仲山不單在醫學上潛心研究,更為龍江醫療教育發展作出卓著貢獻。

  據省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院院長姜德友介紹,自清至二十世紀三十年代的黑龍江省中醫學分為五派:一是龍沙派:因始於齊齊哈爾,故又稱卜奎派。嘉慶年間的武詡、呂景儒為移鼎者。呂景儒字淇園,系江浙名醫呂留良後裔,呂氏雖懸壺濟世而仍以修文為主業,又收授徒而成派。二是松濱派:起源巴彥,沿松花江濱流傳而得名,以《壽世保元》和《萬病回春》興辦醫社。三是呼蘭派:世人多稱之為『金鑒派』。 詳細

  載北方中醫之精華彰龍江中醫之風采

  在中醫學術千年漫長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學術流派,在爭鳴中互相滲透、發展、融合,最終形成了中醫學『一源多流』的學術及文化特色。姜德友院長告訴記者,中醫學術流派的形成主要受學術思想、學術傳承、歷史背景、地理氣候因素等因素的影響,從而不同學派各有自己的特點。同時,具有深厚的學術內涵和一定影響力的中醫專家群體更是流派傳承的重要組成部分。

  姜德友介紹說,目前,在我國已湧現出九大學派,如江蘇有孟河醫派和吳中醫派,安徽有新安醫派,浙江的錢塘醫派和永嘉醫派,廣東的嶺南醫派,江西有旴江醫派,湖南有湖湘醫派等,都具有一定的群體性、學術性、繼承性、地域性和輻射性。 詳細

責任編輯:王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