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網5月18日訊(記者 孫曉銳) 17日晚,第九屆(2009—201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評選正式公布。黑龍江省博物館報送的《松花江的記憶——金源文化展》榮獲全國博物館十大陳列展覽精品獎,排名第六名。
《松花江的記憶——金源文化展》是目前我國唯一一個以金源文化為主體,又兼及其源流的專題陳列。通過金源故地出土的文物和史料,全面系統地闡釋金源文化的發生與形成、繁榮與完善,成為中華文明重要組成的部分過程。
陳列共分三個部分,第一部分『先民足跡』,下設『遠古獵人』、『早期居民』、『邦國文明』和『渤海王國』四個單元,主要表現松花江流域古代先民的生產生活概況和歷史文化面貌;第二部分名為『大金帝國』,是整個展覽的重點和核心,展出內容相對於其他兩部分更加豐富與緊湊,分為『馬背建國』、『問鼎中原』、『千載都城』、『重教崇儒』、『軍政建置』、『百業俱興』和『華彩樂章』七個單元,真實而系統地再現女真族建立的金王朝在政治、經濟、文化等領域取得的成就;第三部分名為『鳳凰涅槃』,下設『後金政權』、『全盛之勢』兩個單元,表現女真人再次揮戈南進,建立後金政權,一統華夏的歷史風貌。
該陳列共展出金代文物5700餘件,其中不乏稀世珍品,例如,金齊王墓出土的絲織品;金上京遺址出土的銅坐龍以及黑龍江境內出土的大量金代官印;極具女真民族特色的金代銅鏡、春水秋山玉、金銀器和瓷器等。展廳內鋪設大型繪畫作品5幅,具體形式有油畫、國畫、版畫等。其中護步答崗戰役半景畫長達30餘米,共描繪人物3218人,戰馬577餘匹,兵器3000餘件,車輛100多部。把女真對遼戰爭場面烘托的真實而又震撼。整個陳列共使用大型單體雕塑和群雕共5組。青銅雕塑是金源文化展標志性輔助展品,矗立在千載都城展廳中的巨型銅坐龍雕像,象征著女真人奮發向上,堅忍不拔,勇於進取、昂揚的民族精神,再現了大金帝國創立者的威嚴和霸氣。
《松花江的記憶——金源文化展》是黑龍江省博物館群力分館的基本陳列,是省市共建、館區合作的文化典范。從展覽題目的確立,到展覽的制作完成及順利開館,共歷時三年時間。這期間,陳列大綱曾十易其稿,特聘國內金史專家級陳列設計專家多次論證,館內舉行的專家研討會更是不計其數。
自2010年9月20日開館以來,共接待觀眾22萬人次,受到廣大觀眾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