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哈爾濱5月17日電題:老工業基地『變身』新興產業基地——齊齊哈爾市集群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
新華社記者 梁冬
擁有眾多『共和國長子』企業的我國裝備制造業基地--齊齊哈爾市,充分利用當地工業企業集聚、技術人纔儲備雄厚的優勢,在新型工業化過程中,不斷將創新元素融入傳統產業,使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提高,多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實現了老工業基地向新興產業基地的華麗轉身。
企業各自為戰老工業基地渴望『聚木成林』
作為國家『一五』『二五』時期重點投資建設的重工業基地之一,素有『共和國裝備制造業搖籃』之稱的齊齊哈爾市,聚集了許多國內機械制造業的知名企業。其中:被周恩來總理譽為『國寶』的中國第一重型機械集團公司,是我國重大技術裝備制造行業排頭兵企業;『掌上明珠』北滿特鋼集團是我國特種鋼和無縫管生產重要廠家,生產的輥坯在國內處於壟斷地位;齊重數控股份有限公司和齊二機床集團公司是我國重特大機床生產基地、中國機械行業百強企業;齊齊哈爾軌道交通裝備有限公司是亞洲最大的鐵路貨車制造企業和世界鐵路裝備制造業500強企業。
雖然城市工業曾有過輝煌的歷史,齊齊哈爾市委書記郝會龍並不諱言上世紀九十年代末這座城市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中一度陷入的困境:『除體制、機制上的原因之外,企業各自為戰,缺乏分工協作,集約化程度低使許多老牌國字號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敗下陣來。』
據了解,在本世紀初期,齊齊哈爾的裝備工業企業有60餘家,分別隸屬於中央、省、市、縣(區)四個層次管理,相互之間封閉運行,產品配套協作的供需信息溝通不暢,使企業相互配套缺少必要的紐帶和聯絡機制。
齊齊哈爾市發改委副主任王立剛說,當年齊齊哈爾工業企業的生產形式還是傳統式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組織形式,產品所需的零部件加工絕大多數由企業內部完成,就像一棵棵孤立成長的大樹,樹木雖大,但獨木不成林,這種相互孤立的生產模式距離現代化工業要求相去甚遠。
形成企業間『吃配』鏈條釋放集群效應
為改變當地企業間壁壘林立的狀況,齊齊哈爾市借助國家振興老工業基地政策,從發展『吃配經濟』入手,探索依托現有大企業,發展地方配套企業,打破區域之間、行業之間、企業之間的界線,努力培育壯大專業化強的產業集群,使產業規模迅速膨脹。
自2003年開始,齊齊哈爾圍繞中國一重、北滿特鋼、黑化、齊重數控等眾多國內外知名大企業,闢出專門區域逐步引入一定數量的服務加工群體,進而形成產業集群,以降低運輸成本,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經濟效益。在齊齊哈爾最大的吃配經濟區--富拉爾基區,重型裝備、鋼鐵化工、建材和非糧農業四大產業集群『吃配』企業已發展到70多戶,實現產值達70多億元,佔全區工業總產值的77%。
富拉爾基區只是齊齊哈爾發展『吃配經濟』、構建產業集群的一個縮影。據統計,目前齊齊哈爾已有162戶中小企業為本地4大主導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年配套額132億元,創造稅金達2.2億元。其中,為中國一重集團生產配套的有富重傳動設備制造公司等32戶企業,為其配套加工大型發電機轉子、小型軋輥等產品,年配套產值達20多億元;為黑化集團、北滿特鋼配套的有德科化工有限公司、浩盈鋼鐵有限公司等16戶企業,為其配套生產煤瀝青、無縫鋼管等產品,年配套產值達100億元。
日益增強的配套能力又像磁石一樣吸引著新的企業加入到產業集群。
記者近日在齊齊哈爾市建華區北苑開發區看到,這個總投資23億元的全國規模最大的現代農業裝備基地--中國一拖黑龍江現代農業裝備基地施工現場熱火朝天,工人們正在為該項目一期工程早日竣工而忙碌。
中國一拖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克俊說,企業當時選擇在齊齊哈爾投資建廠主要考慮當地的工業體系完備,配套能力強。『拖拉機制造涉及幾十個工序,上百個零部件,全靠自給自足不可能實現,必須多行業、多工種協作,更多地要依靠當地配套完成。』王克俊說。
傳統產業融入科技元素發揮創新效應
在釋放產業集群效應的同時,齊齊哈爾市充分依托當地固有的傳統產業,並不斷將創新元素融入其中,通過自主創新,研發填補了多項國內空白,站在了世界裝備制造業的前沿。
2010年12月18日是齊齊哈爾工業史上一個難忘的日子。當日由中國一重承制的我國首臺完全自主化核反應堆壓力容器通過安全測試,標志著我國百萬千瓦級核島主設備的制造,經過獨立研發、自主創新,已完全實現國產化,具備了為我國核電建設標准化、批量化、規模化發展提供成套裝備的能力。
中國一重董事長吳生富說,核電關鍵設備所需大型鑄鍛件一度制約著我國核電事業快速發展。隨著近年來國內建設項目的增加,從國外進口難以滿足需求並存在技術引進障礙,嚴重影響我國核電站建設進程,中國一重此次取得的技術突破是幾代中國技術人員的智慧結晶。
齊重數控是全國機床行業大型重點骨乾企業,曾大量生產『共和國當家設備』,並創下了32個全國第一。近年來,齊重數控連續突破世界高端技術難關,相繼推出填補空白的國內首臺數控重型曲軸旋風切削加工車床和世界最高精度的『數控立式磨床』,改寫了此前我國同類設備長期依賴進口的歷史。
與齊重數控同為我國重型機床及鍛壓設備生產基地的齊二機床是國家『十一五』發展數控機床產業化專項重點扶持企業,其重型數控機床產品在生產規模、市場佔有率及品種系列等指標上均居國內同行業前列……
借助強大的科技研發平臺,齊齊哈爾市近年開始涉足新能源產業,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作為新的發展目標。2010年,齊齊哈爾市與上海聯孚集團合作的新能源客車產業項目,包括新能源客車、零部件以及太陽能電池等三大板塊,建成後將年生產太陽能與傳統電池的電-電混合動力新能源電動客車、公交車1萬臺,可實現年銷售收入486億元、利稅57億元,成為黑龍江省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制造基地。
回顧多年來的變化,郝會龍深有感觸地說,從包袱沈重的老工業基地到生機勃勃的新興產業基地,齊齊哈爾通過實踐探索了一條以技術創新提昇核心競爭力,以『吃配經濟』帶動產業集聚發展的新型工業化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