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網5月23日訊 題:哈爾濱鐵路局編織『生活網』 10萬職工吃上『兩葷一素』
記者王蕊
編者按:近年來,伴隨著鐵路改革的推進、生產布局的調整,職工跨地區生活難等問題逐漸凸顯。哈爾濱鐵路局把鐵道部提出的著力改善民生作為一件大事來抓,集中力量加大人力、物力和財力的投入,解決一線鐵路職工生產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努力編織等同於全局生產網同等規模,以食堂、吃水、住宿等為主要內容的生活網和以乘務員飲食、野外住宿、生活服務為內容的保障網,改善職工生產生活條件,在全局內實現生活保障網整體化、全覆蓋,為21萬名職工謀福祉。
|
近年來,哈爾濱鐵路局職工食堂建設滯後現象明顯,『食堂工作沒人乾、乾部職工不願吃』問題十分突出。而哈爾濱鐵路局共有10萬餘名職工需要當班期間在食堂用餐。認識到解決一線職工就餐問題的必要性和緊迫性,從去年9月開始,哈鐵局的一場規范食堂建設戰役在全局打響。
郎鄉車站是有105名職工的小站,過去,食堂廚具陳舊、衛生條件差,就餐位置少,食堂就給准備1頓飯,1頓只有1個菜,愛不愛吃也都得挺著,職工們每天都要為『今天吃啥』、『在哪吃飯』而犯愁。去年新食堂建起後,新的廚房內擺放整齊,廚具齊全,配備了電飯鍋、消毒櫃等新設備,飯廳內可容納三十多人吃飯,廚師潘玉東表示,以前很少看到這麼多職工,現在每天都能聽到職工們在飯廳裡傳來的笑聲。今天中午,食堂裡客運員郭正飛正吃著紅燜肉、小涼菜,喝著蛋花湯,與同事們享受午餐時光。『現在食堂一天給我們做3頓飯,每天都有變化,我們不用犯愁每天吃啥了,每天都能吃上熱乎乎的家常菜,省去了熱飯、訂飯的時間,這樣我們能在最快的時間內回去繼續工作。』
|
有了食堂,職工們不僅能在乾淨的食堂吃上熱乎乎的飯菜,新的飯菜標准和價格更是贏得了職工們的認可。『自去年10月食堂正式使用後,員工們只要刷卡就能就餐,有22名廚師每天倒班為職工們准備「兩葷一素」,早飯只需3元,午飯、晚飯各需5元,鐵路局每餐為職工們補助1元,每天10元錢職工們就能解決1日三餐。』綏化火車站工會主席李長江興奮地說道。
據悉,到去年10月中旬,全局四五等小站新建、改建、擴建的小食堂全部竣工。截至目前,全局1195個食堂陸續投入使用,覆蓋全局乾部職工,日最高用餐人數近6萬人,有效地解決了職工吃飯難、吃飯貴的問題,確保了職工生產網中的運輸效率和運輸保障能力。
|
投入1135萬元興建『小水廠』解決2萬餘名職工吃水難
5月20日,早上9時許,佳木斯車務段南岔站內裡不時傳來機器運轉的轟鳴聲,記者在工作人員處了解到,這是南岔車站站區純淨水廠水過濾器傳來的聲音。
由於歷史和自然條件等原因,使得哈爾濱鐵路局的三等站以下的邊遠地區水源或水廠能力不足,且缺乏淨水設備,許多地區水質嚴重不達標,沿線職工吃水困難。
屬於佳木斯車務段的南岔站也存在這樣的問題。南岔的水源含鉛不高,大腸杆菌超標,未經淨化而儲存的水在3天後就會顯現綠色污垢。『沒有純淨水可喝,當班的時候只能喝自來水,水質比較澀,有雜質,有空的話自己掏錢買當地的純淨水,忙起來甚至一天也喝不了一口水。』南岔站區東調區駝峰作業員黃偉東說著。
就在去年12月份,南岔站區淨水廠成立,有11名職工在水廠工作,1個小時就能生產1.5噸水,每天可以生產200多桶水。『先用一套活性炭設備將原水進行第一次過濾,再把水引入雙滲透純淨水機,經過兩級處理,再由臭氧消毒,進入儲水罐裝線裝桶,整個過程完成了對南岔地區自來水的淨化過程,水質達到了國家純淨水的飲用標准。淨化後的水將全部免費地供應職工飲水。』南岔車站站區純淨水廠廠長胥先武向記者介紹說。
|
據悉,為保證偏遠站區沿線職工飲水安全,哈爾濱鐵路局投入專項資金1135萬元用於像南岔站似的『小水廠』建設,新建、改建具備一定規模的淨水廠19個,分布在哈爾濱、綏化、北安、玉泉、三間房、富拉爾基、紮蘭屯、加格達奇、塔河、牡丹江、雞西、佳木斯、南岔、海拉爾、伊圖裡河15個地區,為當地和周邊水質不達標站區配送桶裝純淨水。目前,19個淨水廠以及270餘套中小型淨水設備已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局的淨水網絡,沿線2萬多名職工飲水安全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
近年來,哈爾濱鐵路局為服務地方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對生產力布局進行調整的同時,職工通勤問題漸漸浮出。為此,哈爾濱鐵路局堅持以人為本,著眼於解決職工住宿、通勤難的嚴峻情況,大力建設職工單身公寓和大學生公寓,解除通勤職工的後顧之懮。
21日上午,記者來到位於哈爾濱市南崗區上夾樹街的哈鐵大學生公寓,剛巧碰到住在612室的哈爾濱工務段技術科助理工程師趙燁從外邊回來,熱情地邀請我們參觀了她的『新家』,僅有一室的房間內,床、衣櫃等配備齊全,衛生間、廚房內應有的設施也都應有盡有。
在與趙燁聊天中記者了解到,趙燁是西南交大的畢業生,09年畢業後就來到哈爾濱鐵路局工作,剛來時沒有大學生公寓,租住在一間27.8米的房子裡,每個月房租要700元,那時的房子很簡陋,但剛畢業的她沒什麼積蓄,昂貴的房費和水電費就用去了大部分工資,再加上日常生活花銷大一些,讓趙燁就覺得生活很吃力。『這個公寓剛入住一周,可感覺跟之前的差很多,每個月不到300元的房費和水電費讓我大大減輕了身上的壓力。而且這裡治安好、環境好、衛生好,晚上加班回來晚了,走在樓裡也十分放心。雖然沒有之前的房子大,可18平方米的「小房子」讓我第一次有了家的感覺。』
|
據哈爾濱鐵路局物業公司工會主席龍士傑介紹,大學生公寓可是專門入住大學本科以上學歷、在哈爾濱無住房、在哈地區及沿線工作的通勤職工。在投入了20萬元進行裝修和改造後,今年1月此公寓樓正式投入使用,可入住75戶。每個公寓面積在16-31平方米不等,均配有床、家具、寫字臺,以及廚房、衛生間內的應有設施。
據統計,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哈鐵局陸續新建、改造了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海拉爾、綏芬河和昂昂溪23個單身公寓和5座大學生公寓。同時,為了滿足不同人群的住宿需求,全局還建有小宿捨1076個,各類宿捨初步形成了具有7000張床位的住宿網絡格局,讓通勤、單身職工能夠感受擁有自己溫暖的『家』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