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直出口企業中,生產企業佔60%以上,出口額佔70%以上
東北網牡丹江5月25日訊 在哈牡綏東對俄貿易加工區打造過程中,我市著重打造加工、物流、商貿、旅游和會展『五個中心』。在這『五個中心』中,建設『加工中心』是重中之重。來自市商務部門的數據顯示,目前在市直出口企業中,生產企業已佔到60%以上,出口額佔到70%以上,全市出口加工中心效應初步顯現。
據介紹,這一成果主要來自於『工業立市』、『金融強市』和『貿旅牽動』三大戰略的深入實施。正是多年來我市持續實施這三大戰略,推動了全市工業產業和現代服務產業的快速發展,不僅支橕了我市對外貿易的發展,而且對口岸的建設和發展也起到了較大的支橕作用。由此業內人士認為,多年來我市充當對俄貿易『過路財神』的問題可由此破題。
相關數據顯示,作為中心城市,近年來我市工業產業層次進一步提高,對外貿出口支橕作用不斷加大。
從進出口加工產業規模看,一是目前以出口為主的木制品加工企業不斷增多。2010年,全市出口型木制品加工企業達到70多家,實現出口6400多萬美元;二是以出口『碳化硅』、『草酸』為主的外向型化工企業達到12家,出口額達2000多萬美元;三是以出口石油機械為主的機電產品加工企業達到42家,實現出口額3600多萬美元。
產業層次不斷提昇,是我市出口加工業的一大特征。以進口紙漿加工為特征的『恆豐紙業』,成為國內最大的卷煙輔料生產基地;采取加工貿易方式的我市『全鋼』、『半鋼』子午胎產能不斷增加,成為東北地區重要的輪胎生產基地之一;出口份額不斷增加的汽車空調壓縮機產品,在國內同行業排名上昇到第二;『天合石油』成為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的一級網絡供應商,產品出口到20多個國家和地區。正是這些企業的生產規模不斷擴大,進一步強化了我市的產業支橕作用。
相關部門提出進一步打造『加工中心』的發展思路,即我市將以資金技術密集型為方向,培育外向型新興產業的新目標。在培育新材料產業方面,我市在鞏固和擴大碳化硅等無機硅加工出口規模的基礎上,積極提高現有產品質量和檔次,重點開發高純硅,培育壯大新材料出口產業群體,打造全國新材料出口生產基地的新優勢。在做大電子信息產業方面,我市以『歐地希』、『低溫等離子』等企業為依托,以建設中俄信息產業園為重點,加快開發、調整和改造步伐,規模發展逆變焊機、數字焊機等裝備電子產品。在提高光伏電池、計算機顯示器等產品生產能力的基礎上,我市將加快新產品研發,不斷培育我市家電、網絡、通信等電子信息產業,使其成為我市外貿中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