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 : 東北網  >  東北網黑龍江  >  經濟·旅游  >  經濟
搜 索
市場到超市1斤牛肉乾漲46元 進場費推高食品價格
2011-05-26 08:45:58 來源:東北網-哈爾濱日報  作者:胡玥
關注東北網
微博
Qzone

  東北網5月26日訊 連日來,記者走訪哈爾濱市南極國際食品交易中心等食品批發市場和部分大型超市看到,同樣的食品批發市場價格普遍比超市便宜很多。一位『南極』管理人員說,『南極』6成以上的業主是我市商場、超市的直接供貨商。僅僅一個流通環節,價格為何相差如此懸殊?

  價格差:一斤牛肉乾漲了46元

  記者走訪看到,同樣的一袋60克袋裝『牛頭牌』牛肉乾,在『南極』零售價為10元,在大潤發、好又多、沃爾瑪、家樂福等超市售價為13.8元至14.5元。在世紀聯華超市,記者沒有找到『牛頭牌』牛肉乾。一位銷售人員告訴記者,該品牌以前有,散裝500克售價129元,現在供貨商撤出了。記者計算發現,500克牛肉乾從批發市場到超市最高漲了46元。

  記者看到,一袋300克的『阿膠棗』在『南極』零售價為3元,在各大超市售價為4.3元至4.8元;一袋『上好佳』薯片在『南極』售價為2.5元,在超市售價為3元至3.5元;一袋500克的『新疆和田棗』在『南極』售價為50元至60元,在超市售價為65元至88元。

  供貨商:百萬銷售額『零利潤』

  在『南極』經銷糖果的李經理告訴記者,2009年他與沃爾瑪、家樂福、大潤發、好又多四家大型超市簽約入場,果凍、糖果、大棗等20餘個單類食品進入這些超市旗下的20多家店銷售,一年下來銷售額達到100餘萬元。年終結算時,他的賬本上淨利潤顯示為『零』。『零利潤』的主要原因是超市各項收費太多了,包括開戶費、條碼費、節慶費、扣點費等10多項。在超市存貨收地堆費,使用結算系統收網絡費,超市自己的促銷員也由他開支,商品破損丟失都由自己承擔。為了不賠錢,只能調高價格。

  李經理說,最讓他頭疼的是人情費,每個超市的采購員和營業員都必須『打點』,如果不『打點』貨就可能被擺在角落,賣完的也可能被拖著不結款。一般情況下,超市和供貨商都是一年一簽合同,而且必須『跟店』。比如該超市旗下有9家店,合同就要求必須9家店全部進入,每一項費用都要乘9。進一家超市,沒等賣貨先得出十幾萬元,第一年肯定賠錢,第二年基本持平,第三年各項費用又會漲價,賣得再多也不賺錢,他現在已經從超市全撤出來了。

  采訪中,先後有3位供貨商向記者講述了類似情況。

  生產商:超市賺『大頭』

  據生產豆乾食品的王經理講,現在一提到漲價往往都會說『原材料漲價、人工漲價、運輸成本增加』等。事實上這些成本雖然有所上漲,但平攤在每個商品的價格上影響微乎其微。最近3年來,他銷售的小食品中有8成單品調高了出廠價,但每個單品的價格其實只漲了一二角錢。這些食品進入超市後,售價立刻大幅度上漲。

  王經理說,一袋豆乾出廠價為1.3元,賣給供貨商為1.6元,供貨商賣給超市為3元,超市售價基本為3.8元。表面上看超市的利潤只有8角,供貨商賺了『大頭』。實際上,8角只是『前臺毛利』,超市的真正收益是『後臺毛利』,主要來自超市向供貨商收取的各種費用。超市的『前臺毛利』和『後臺毛利』加起來可達商品售價的40%到50%。

  『超市進場費』將被監管

  近日,超市收取名目繁多的『進場費』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昨天,國家商務部負責人姚堅對媒體表示,『進場費』問題是中國零售行業、百貨行業持續存在的現象,在一定程度上有它的合理性,商務部早在四五年前便已注意到這一現象。商務部已與國務院有關部門共同調研,正在起草《規范零售商、供應商交易行為意見》和《零售商、供應商商品供銷合同規范》,將通過商業聯合會和連鎖經營協會聽取行業意見。

責任編輯:強銳